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从大漠戈壁到恩施深山,这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故事感动中国

时间 2023-08-05 10:14:57 来源:腾讯网  

从大漠戈壁到恩施深山,这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故事感动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通讯员 陈一琛 粟毅


【资料图】

实习生 杨林娜

从大漠戈壁,到恩施深山的国防动员第一线,岗位变了,不变的是建功立业的激情,和“军人生来为打仗”的使命担当。8月4日,“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陈刚果事迹报告会在湖北省军区举行。湖北省恩施军分区上校处长陈刚果的故事,感动了众多听众。

陈刚果夫妇

“许三多”式的“国动人”,靠韧劲建起智能指挥信息系统

不会讲“客套”,有些“不开窍”,这是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农村工委主任谭鉴锡对陈刚果的第一印象。当时任恩施州国防动员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他,曾经认为陈刚果从大漠戈壁来到恩施深山,是为了转业前的过渡,但很快,他就发现了陈刚果的“爱折腾”。

谭鉴锡作报告

“2020年5月,恩施州新冠肺炎疫情刚刚解封,陈刚果突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正式向我提出想要研发智能指挥信息系统的想法。”谭鉴锡说,当时他也曾认为,不是上级安排的任务,其他地市又没有先例,没有必要第一个吃“螃蟹”。但是陈刚果坚持“死缠烂打”,甚至对他质问起来:“大家费那么大力气统计上来的潜力数据,却躺在那里睡大觉,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管?”后来有一次,谭鉴锡到陈刚果的办公室,无意间看见办公桌上堆着一大摞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面的书籍,旁边还有厚厚的一摞学习笔记,这才知道,陈刚果居然在从零开始,学习前沿技术,只为了找到建设系统的门道。

在陈刚果这种“许三多”式的韧劲感召下,方案成形后,恩施军分区领导专程带着陈刚果和谭鉴锡向恩施州领导进行汇报,结果汇报时,陈刚果的“许三多”脾气又犯了,现场给州领导科普起了建设系统的理论,一向不爱说话的他像开闸放水一样,一发不可收。当州领导当场表示,这件事能搞,建议纳入明年财政预算组织实施时,陈刚果却立即站了起来:“这件事很有意义,我们不能等到明年!”

“战争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才打响第一枪。”正是陈刚果的这种坚持打动了恩施州领导,智能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被纳入当年的重点项目。

“当我得知这个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并在去年的恩施州军地联合山地搜救演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由衷地替陈刚果感到高兴,更为我们当初的坚持和选择,感到无比的自豪。”谭鉴锡说,陈刚果的“许三多”式执拗,对他触动很大,让他更加坚信“这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汗水不会辜负你”。

无情未必真豪杰,“小家”和“大家”都是他的牵挂

陈刚果是一个双军人家庭。妻子董岸莺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董岸莺作报告

结婚时,他们都在新疆,但是一个要在大漠值班,一个要野外驻训,相逢的日子反而屈指可数。董岸莺还记得,刚领完结婚证,做好了计划,准备去海南度蜜月,婚纱照、机票都订好了,结果一个电话过来,还来不及过多解释,陈刚果就收拾行囊赶赴北京。任务结束后,他第一时间给董岸莺订好前往北京的机票,想把新婚旅行补上。由于飞机晚点,董岸莺熬了18个小时才在凌晨4点抵达北京,可等了一夜的陈刚果,和妻子重逢的喜悦还没有持续一刻钟,他支支吾吾地告诉爱人需要回去执行任务,旅行计划也从此成了无言的结局。

作为双军人家庭,夫妻俩对孩子都有着很多歉疚。孩子两岁时,董岸莺在重庆进修,陈刚果在大漠值班,孩子在家中高烧惊厥,送到医院治疗脱离了危险,但神经系统发育也受到影响。上小学时,董岸莺因执行任务不得不离家7个月,陈刚果又在大漠更深处回不了家,孤独的孩子在电话里和董岸莺说:“妈妈,每天晚上做梦都梦到你,你抱着我,我好开心,可是妈妈突然就变成一股烟不见了,我也醒了,我想一直在梦里。”说到这里,董岸莺再也难掩泪水。

在陈刚果的宿舍里,摆了2个物件,一个是他们的全家福照片,一个是神舟飞船模型。这代表的便是他的“小家”和“大家”。“刚果说,在部队20多年,家庭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而我想说,事业是我们这个小家最好的纽带。”

心态不浮才能消除水土不服,沉心静气才能成就事业

恩施市人武部军官闫潇,和陈刚果一样都是跨行业跨系统的交流干部,岗位的变动,也曾经让他感到了“水土不服”。他说,在迷茫浮躁、工作被动之际,军分区首长向他推荐了陈刚果,让他学习取经。

闫潇作报告

“首先要把自己心绪理顺,把心态放平和,不急、不浮、不躁,业务不懂就加班加点学习请教、情况不熟就脚踏实地走访调研、条件不行就千方百计创造争取,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不仅是陈刚果告诉闫潇的“真经”,也是他自己工作的真实写照。2018年一上任,他用2个多月时间,走遍了土家苗寨50多个村落,跑了1000多公里山路,到过30多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走访300多户村民家庭,和100多名民兵连长恳谈交流,拿出第一手调研资料,找到了解决征兵难的良方。一年出一招,2019年《恩施州大学生征兵激励措施》,2020年“对象精准、内容精准、措施精准、督导精准”的“四个精准”兵员征集举措,2021年《关于明确村(社区)征兵工作激励措施》相继出台,2022年恩施州征兵成绩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只有保持心态不浮,才能消除水土不服。”闫潇由衷地说,无论身处何地、身兼何职,只要沉下心、静下气,自觉在强军事业伟大征程中找准个人坐标,想干愿干努力去干,就一定能有一番新作为、大作为,就一定能在与时代同向而行中成就事业。

把学习当第二战场,现在还在探索新领域

湖北日报政治新闻中心记者王际凯,讲述了作为采访对象的陈刚果更多的故事。

王际凯作报告

木讷,理工男,这是陈刚果给王际凯最初的印象。他甚至在多次采访后才得知,自己和陈刚果竟然是同一所高中、同一届的同学。但是他反复回忆,甚至询问以前的同学,也只记得陈刚果是一个来自农村,性格内向,平时只闷头学习,不爱说话的学生。

无论岗位如何变动,陈刚果爱学习,善于学习的特点一直没有变过。谈及自己的故事,往往是三言两语,左右而言他,谈着谈着又回到了技术参数,而且很难被打断,这是王际凯采访陈刚果的常态。就在坚持多年,建好了智能指挥信息系统之后,陈刚果现在又瞄上了新领域:微波。

“山地救援中依靠红外搜索幸存者存在盲区,密林、岩洞会阻挡红外辐射,内部很难看见,但微波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我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现在陈刚果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关于微波和光学方面的书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记录,新的学习,已经开始。

永葆革命军人的事业良心,永远不能忘却诗和远方

作为今年“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陈刚果把自己的报告主题设置为“永葆革命军人的事业良心”。

陈刚果回忆了自己从成长、求学到从军的过去。父亲去世,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让他完成了大学学业。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神舟一号飞天,感召着他选择投笔从戎,参军报国。“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深情回忆起老一辈航天人的誓言,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军人使命。

陈刚果作报告

“相比于油盐酱醋,我坚信这世界上还有更好的东西值得我们追求,纵使偏安一隅,也永远不能忘却诗和远方。”陈刚果这样讲述自己从大漠来到恩施时的心态。带领恩施打出征兵“翻身仗”,研发智能指挥信息系统并不断完善,从大漠戈壁到国防动员第一线,岗位在变化,但勇敢攻关,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航天精神,让他在新的岗位上,也实现了“诗和远方”。

湖北省军区军官肖翔说,听了陈刚果事迹报告会,最感人至深的是他对“小家”与“大家”的牵挂。心无旁骛干工作,矢志强军为打赢,这样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国防动员系统官兵学习。省军区战士杨熙莹说,要学习陈刚果,在哪里都要努力奋斗,不断进取,有钻研精神,把本职工作认真做好。战士王宇豪说,要从身边的榜样学起,扎根军营,像一颗螺丝钉一样,铆在战位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