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名师点评初三二调语文:稳中有创新,难度适中-环球速看

时间 2023-02-21 19:43:54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资料图】

通讯员 周一敏

“2月调考语文试卷命题稳中有创新,既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散发着灵动的时代气息。”2月21日,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初三年级主任冯伟老师,点评二调语文试题时如是说。当天,武汉初三二月调考启动,作为“新中考”前的全市调考,这次考试对学生调整冲刺复习阶段的策略至关重要,极目新闻将邀请各科名师解析调考试题。

冯伟老师

冯伟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曾获评武汉市百优教学能手、武汉市百优班主任,执教经验丰富。他认为,本次调考语文试题体现了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新中考”思路,提示考生们在接下来的语文复习中,一方面要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要更多留意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考查内容不靠死记硬背

冯伟老师介绍,本次二调语文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不变,仍然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体,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名著阅读、古诗文阅读的主要题型与往年保持一致。从题目设计上来看,考查的能力要点不变,从各个语言载体入手,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思考与表达能力。“虽然少数题型略有变化,但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个来月的提前熟悉和训练的过程,试卷答题难度应该与往年持平。”冯伟说。

本次考试学生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试卷的结构简化为阅读和表达两大板块。冯伟认为,这样的变化让考查思路更加清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应该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特别是表达板块里的语言文字运用部分,一改过去的单一知识点考查的方式,设置鲜活的语言运用的情境,将对汉字、词语、句子、段落、标点等知识点的考查放到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中,既有对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考查,又有对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材料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套公式,而是在生活中对所积累知识的灵活运用。

冯伟认为,本次调考试卷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上,也体现了命题者的匠心。名著阅读、古诗理解、文言阅读和写作的材料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材料阅读难度不大,作文的材料也是把典籍里的故事改写成了白话文,不给学生制造阅读障碍。两篇现代文阅读材料,在内容上关注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激烈的竞争、内卷,以合作走向共赢。

冯伟说:“这样的考试题目,不仅是在考查学生的能力点,也在努力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文着重考查思维和表达能力

调考的作文题目向来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次考试的作文题目从形式上看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给出材料并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今年的作文材料有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孔子的两个学生做的两件事以及孔子对他们的不同评价。第二段点明孔子与众人的不同之处,众人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孔子却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第三段归纳核心语意: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看清它的实质。

“材料后面有总结性的提示语,降低了审题的难度,考查的重点仍然是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冯伟老师说,在自媒体盛行的现代社会,我们都会接收到海量信息。如何在信息时代保持理性的思考,冷静的头脑,做一个有思想的现代公民,是语文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武汉市近些年的中考、调考的作文题目,都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深入的思考和有逻辑性的表达。

冯伟老师说,学生在写这篇作文题时,不需要纠结于高深的哲学命题,而是从孔子的故事中去思考表面现象和实质的关系。文章可以分析看清实质的意义,也可以探究看清实质的做法,日常生活中和历史典籍中,相关事例不少,选材可以非常广泛。关键是学生平时要有积累,对生活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那么在考场上就会文思泉涌,从容应对。

冯伟老师认为,从整体上来看,这次调考语文试卷命题稳中有创新,可以减少考生和家长的焦虑感。对于初三考生最后的冲刺备考,他建议考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脚踏实地地夯实基础,有条不紊地落实好对文本理解能力的训练,平时多一些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不怕语文,高分自来。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极目新闻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