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全行业扩产的背景下,IPO上市融资成为了铁锂企业的必然选择。
【资料图】
本周,湖南裕能公告,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已经获得证监会同意。公司有望于近期正式登陆创业板。
该公司为国内磷酸铁锂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超过25%,稳居行业第一。如果加上德方纳米、万润新能、常州锂源(龙蟠科技子公司)等铁锂企业,以及近期披露上市辅导备案报告的融通高科,铁锂行业排名前5的企业都将实现上市。
而据高工锂电统计,今年上半年,以上“TOP5”铁锂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达到68%。
事实上,磷酸铁锂也是诸多行业外部资本集中进入的环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包括磷化工、钛白粉在内的企业纷纷跨界,其中部分动作迅速的上市公司二期项目都已投产。
新玩家和行业老人的共同发力扩产,正促使磷酸铁锂行业步入产能过剩阶段,接下来的行业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集齐六大铁锂龙头
回过头看,铁锂行业最早的证券化始于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该公司早在2015年时便已在新三板挂牌。
不过,2021年,贝特瑞将其铁锂资产、业务出售给了龙蟠科技。这也使得后者子公司常州锂源一举成为磷酸铁锂行业的核心供应商。
加上2019年上市的德方纳米、今年9月刚刚上市的万润新能,尤其是近期湖南裕能上市步伐的临近,以及融通高科进入IPO辅导阶段、安达科技北交所的过会,铁锂企业证券化程度正在快速提升。
而与其他头部企业相比,湖南裕能的行业地位要更为突出和稳固。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湖南裕能磷酸铁锂收入达69.38亿元,同期德方纳米、万润新能磷酸铁锂收入分别为48.1亿元和21.69亿元,其收入和销量数据基本上赶上了后面两家公司之和。
“一线铁锂材料企业产能不足,一线动力电池企业入股铁锂企业,积极导入新的供应商,挤占了一线铁锂企业的市场份额。”高工锂电指出,同时二三线铁锂企业扩产迅速,市场份额提升。
上述背景下,德方纳米等部分企业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而湖南裕能则在2021年市占率25%的基础上进一步小幅提升,稳居行业首位。
与德方纳米的对比也可以看出,今年1-6月,湖南裕能收入增长也更为明显,当期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达873%,而同期德方纳米增速为490%。
不过,今年湖南裕能的毛利率却要显著低于德方纳米,二者相差近10个百分点,而在2021年以前均未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
“因为德方纳米于2021年末备货了较多碳酸锂等原材料……碳酸锂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库存收益有助于减少其直接材料成本的上涨幅度。”湖南裕能指出。
除了即将上市的湖南裕能外,上半年市场占比排名第4位的融通高科,近期也向湖北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申请材料,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另据湖北当地媒体报道,融通高科的时间表里,2022年三季度股改、同时报上市辅导,2023年年底股票发行,力争成为湖北大冶本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与此同时,另外一家铁锂龙头也踏上了上市征途。
12月9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79次审议会议结果出炉,安达科技(830809)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功过会。
接下来,等到以上公司全部上市后,A股市场将对铁锂行业头部企业实现全覆盖,而这几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0%。
证券化加速背后的产能扩张潮
铁锂企业证券化加速,离不开其明显高于三元材料的需求增速,和全行业掀起的产能扩张。
万润新能就是个典型案例。2018年时,该公司市场份额曾达到19.1%,行业排名第二,但是到今年上半年时,该公司市场份额已经降至行业第五位。
“自2019年以来,国内正极材料企业如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均加快新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受制于资金短缺,公司产能扩张速度不及同行业头部公司。”万润新能曾指出。
换言之,当前市场环境下,如果铁锂企业不跟随扩产,很可能就会迅速掉队。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磷酸铁锂作为锂电池中间环节,如果行业地位不够突出,在上游成本刚性挤压的现实下,其对下游的议价能力较弱,扩产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材料这个环节,基本就是挣个加工费。”北京一位锂电行业人士评价称。
仅比较电池四大主材利润率来看,部分企业上半年超过27%的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整体高于三元材料,原因就是最近两年需求增速更高,使得铁锂的溢价能力更好一些。
但是,以上较高的利润率需要供需关系作为支撑,长期来看,磷酸铁锂产品毛利率面临一定下行风险。
而从近两年磷化工、钛白粉企业集体跨界进入的情况来看,磷酸铁锂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可能会更为突出。
以钛白粉头部企业龙佰集团为例,该公司去年8月方才宣布进入磷酸铁锂行业。
结果刚过了一年时间,该公司一期5万吨/年磷酸铁、一期5万吨/年磷酸铁锂生产线已于2022年10月达标达产,二期磷酸铁项目5万吨/年生产线也于今年11月建成投产。
这是与上游矿端原材料明显不同的地方,磷酸铁锂的产能建设周期更短,市场供给可以在中短期内迅速提升。
百川盈孚数据也显示,2021年底国内磷酸铁锂产能为71.2万吨,到今年11月时再次翻倍增加至155.6万吨。
与之相伴的是,临近年底,磷酸铁锂新增产能继续释放,现阶段下游采买意愿不高,观望情绪明显增加。
“从与业内的沟通情况来看,预计2022年还能维持相对紧缺的状态,但是如果2023年有几百万吨的产能释放,将加速产能过剩节点的来临。”百川盈孚分析师季泽伟曾指出。
上述背景下,已经通过入股等形式,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龙头绑定,并成功进入其供应体系的一线磷酸铁锂企业,其新增产能的消化或相对更有保障。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