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武汉新城加速建设,“一束光”点亮这座创新城

时间 2023-08-02 20:11:27 来源:腾讯网  

武汉新城加速建设,“一束光”点亮这座创新城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

8月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武汉新城展厅,了解武汉新城中轴线周边建设情况。

从“一束光”到“一座创新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一根光纤起步,到如今在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光谷,以“光”命名,因“光”闻名。武汉东湖高新区,1988年,正式挂牌成立;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经过不断发展,光谷初步形成以“光芯屏端网”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为支撑,数字经济与新消费两大新兴业态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脑科学、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221”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尤其是在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中国光谷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光电子信息产业竞争与合作的“主力军”。

据了解,光谷涌现出一批“光谷原创”的关键核心技术。从成立之初诞生全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到如今率先建成全球首款128层QLC存储芯片、全球首个超高通量“火眼”实验室,率先推出我国首个400G硅光模块、最大功率的10万瓦光纤激光器、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首颗三维相变存储器测试芯片、首款百万像素级双色双波段红外探测器等等。

在武汉新城展厅,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介绍道,光谷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职责使命,三十多年如一日“追光逐芯”,不断探索实践光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了“一束光”到“一座创新城”的发展跨越。

近年来,东湖高新区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产城融合”三篇文章,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化科技新城,综合实力始终位于国家高新区前列。目前,东湖高新区集聚了有4名诺贝尔奖,74名中外院士,68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905名“3551”光谷人才,274名武汉英才。

目前,光谷正持续发挥光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优势,加速打造以“大科学装置、湖北实验室、国家级创新中心、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石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

十大标志性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今年2月,《武汉新城规划》正式发布,其范围横跨武汉、鄂州两市,致力于建成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中国光谷再次被委以重任,辖区超70%面积纳入武汉新城规划范围,成为武汉新城核心区。

在武汉新城展厅,巨大的沙盘勾勒出新城未来面貌。工作人员指着沙盘,并介绍道,武汉新城规划范围东至鄂咸高速,南至梁子湖,西至京广铁路,北至长江南岸,规划面积约719平方公里,其中428平方公里位于武汉。武汉新城整体划分为8大片区,其中:花山片区、光谷片区、龙泉山片区、滨湖半岛片区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红莲湖片区、梧桐湖片区位于鄂州,新城中心片区和葛华片区横跨武鄂两地。武汉新城作为武鄂黄黄的城市中心,光谷74.3%的面积(385平方公里)纳入武汉新城范围,其中,武汉新城中心片区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将聚集40万左右人口,突出治山、理水、营城的自然本底特色,形成向湖而生、站城景融合的新城中心启动区。

今年6月,武汉新城中轴线十大标志性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宣布沿武汉新城中轴线布局,包括武汉新城市民中心、国际会议会展中心、青年社区、筑芯创研空间、科技金融总部一期、世界地质博物馆、中央公园、体育中心、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空间、未来公园10个功能配套提质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其中,武汉新城市民中心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市民中心、政务服务等相关配套功能。目前,武汉新城市民中心和国际会议会展中心项目正在征集方案,已进入概念方案设计阶段。

武汉新城青年社区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住宅及商业、文化、休闲等生活配套设施。目前,武汉新城青年社区项目正在推进规划方案报建、临时展厅搭建等工作。

据悉,此次启动的十大项目均为城市功能性项目,对提升新城功能、聚集城市能级都具有重要作用。

无人驾驶出租车将驶向武汉新城

在武汉新城展厅,当大屏幕切换到光谷科学岛效果图时,工作人员介绍道,这是武汉新城的中心片区,区域位于新城中心片区最南端,总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将重点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是武汉新城打造世界级创新策源高地的核心支撑。

据了解,光谷科学岛的北端,规划了武汉新城高铁站,依托高铁站布局TOD高端产业商务区;南端规划为超大型研发片区,将率先布局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部区域聚集发展高端商务金融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国际交往重要承载区。

光谷科学岛承载了武汉新城中心片区未来60%的城市发展空间,属于集中建设和重点发展的区域。目前,武汉超算中心、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建成投用,入驻企业约500家,目前正在实施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三期扩容,加快车路协同项目落地,部署无人驾驶出租车、巴士等运营新场景,开启武汉新城智慧新时代。

在大科学装置区周边布局有国家存储器基地、筑芯产业园、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等创新产业项目,将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夯实武汉新城“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的基座。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