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名校“双学区”落地 武汉硚口常码头片教育资源能级进阶

时间 2023-08-02 17:14:46 来源:腾讯网  

名校“双学区”落地 武汉硚口常码头片教育资源能级进阶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近年来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深化“优质均衡布局工程”,建设名校“双学区”,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大力提升硚口西部教育发展水平,打造硚口教育新高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名校学区制办学 硚口吹响“集结号”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走进位于硚口区常码头发展二村55号的崇仁燕园小学,仿佛走进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中。校园一隅的百草园里,种植了20余种中草药,有射干、石菖蒲、藿香、苍术、鱼腥草、马蹄大黄、石斛等,这里既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阵地之一。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近年来硚口区积极发挥崇仁路小学、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等名校的品牌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名校学区制办学,吹响硚口西部优质教育资源集结的“号角”。

今年2月,总投资约1.5亿元的崇仁燕园小学正式投入使用。该校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规划30个教学班,可提供学位1400个。校园内现代化、智能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建有报告厅、图书馆、国学馆、岐黄馆、击剑馆、书法室、围棋室、创客室、心理咨询室等18个功能场馆,让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开的课不仅有趣,还特别实用!”该校五(2)班学生李天浩说,他和同学们特别喜欢去百草园和岐黄馆。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学习种植、辨识各种中草药,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药理疗效,收获满满!在中医课上,老师还传授中医穴位按摩预防近视的方法,他一直坚持做穴位按摩,至今视力还保持得很好。

该校校长唐琳称,该校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学乐大成”的办学理念,在“知行合一、学以致乐”精神引领下,持之以恒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敦品励学乐群善习”的现代小学生。学校先后获得武汉市十佳阅读基地、武汉市经典诵读先进学校、武汉市儒家学会国学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迁入新校后,学校建成了全省首家“中医百草园”和“岐黄馆”,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学校“国学课程”体系,开设中医中药校本课程,邀请中医专家余浩为学生们讲授中医健康课,共计80余节次。此外,每天“阳光一小时”全校师生共练少儿五禽戏;每学期开展中草药种植活动,引导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绘制中草药自然笔记,让“学乐”校园文化落地生根。

名师引领资源共享 师生受益乐在其中

这个暑假,环境优雅的崇仁燕园小学吸引着一批批青年教师去打卡“充电”。原来,湖北省特级教师、教育部新时代名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黄鹤英才”、“静慧语文”教学法创始人唐静在此设立名师工作室,为教师们搭建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

崇仁燕园小学青年教师刘畅有幸成为唐静名师工作室一员。刘畅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她的成长离不开师傅们的鼓励和指导。通过多问、多听、多请教、多总结,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她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学校每次举行的教研活动都是一次宝贵的分享,让年轻教师们获益良多。上公开课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她常常感到焦躁难安,患得患失。有了工作室这盏“明灯”,她把每一堂公开课都当作一次历练:向下扎根——不断沉淀自己;向上生长——努力走出舒适圈,实现脱胎换骨的蜕变。

该校校长唐琳表示,学校现有教师共29人,其中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十余人。名师引领,资源共享,所产生的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群效应进入良性循环,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底蕴,培养了骨干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通道,最终让千千万万的学生成为最大受益人。

建设名校“双学区” 打造教育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以来,硚口区跟紧城市更新步伐,按照“名校双学区”总体工作思路,调整优化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盘活”东部优质教育资源,助推西部教育新高地崛起。

以常码头片区为例,稳居城市中心,交通便捷可达三镇,优越的地理位置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随着名校“双学区”的落地,这片曾经的教育“洼地”势必引得源头活水,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灵气。

硚口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今秋开学,老牌优质初中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大家庭”再添“新面孔”,新改建的位于发展大道与长丰大道交会处的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北校区将正式投入使用。加之今年2月已投入使用的崇仁燕园小学,至此常码头片区名校“双学区”格局已初定。

“高水准起步,高质量运行;一体化管理,特色化发展;资源共分享,整体上考核。”硚口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名校“双学区”将坚持“名校引领、双校共赢、片区升级”的建设方向,实施理念、课程、师资、管理与评价“五个融通”。“双学区”学校实施“公转+自转”运行方式,按照名校学区制办学管理委员会的指导规划发展战略,确定发展目标,参与学区共同发展,同时实施教育教学及教育方式的个性化设计与管理。同时,加强政策和经费“两个保障”,提高名校“双学区”和各校整体办学水平,让教育为硚口迈入全面复兴新征程赋能增势。 (乔健 詹鸥)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