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长江日报评论员秦孟婷
武汉每年年初向社会公布一份民生实事清单,年终再交答卷,善作善成,已经成了惯例。要论这个习惯从何开始,应该是在20年前。2003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了“十件民生实事”,直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件实事已经涵盖不了政府要办的所有实事”,所以也是从近几年开始,政府列举的实事项目越来越多。
今年的“民生清单”是20个方面69件,对照2021年20项55件、2022年的20项58件,数字每年都在上涨。
是数字的增加,更是民生福祉的深入。20年前,“10件实事”首先是要解决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问题,比如说住房困难、一家人多人下岗、失学等,更倾向于“雪中送炭”。而近些年的清单越来越照拂所有人,聚焦急难愁盼,既有雪中送炭,也有锦上添花,回应美好生活向往。
今年清单中用到了很多“增加”“提升”“提质”“强化”等词,说明民生事业没有终点,往后还要接着办。另一方面也说明,城市在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解决中大步向前了。
近些年在草拟清单前,更是会提前收集市民意见,反映到清单当中,形成一种承诺。这些承诺越来越细、越来越实、越来越小,但却带来环境的巨变,市民感受最深。民生承诺,有诺必答,一心为民。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实事就是民心实事。这20年来,民生投入逐年增加,虽然每年实事内容不尽相同,但务实惠民的传统一脉相承。
【编辑:王戎飞】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