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东瀼口退伍军人张林上了《湖北日报》

时间 2022-11-12 07:48:49 来源:杨祖宝  

在巴东县东瀼口镇绿竹筏村,有这样一个家庭。用信念恪守青春誓言,力挺渔船上岸;用勤劳倾注脚下的土地,让橘园绿染大山;用智慧助力产业转型,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它就是东瀼口镇绿竹筏村的张林家庭。

退捕转产 守护长江新生态


【资料图】

张林是一名退伍军人,退役前,他身着戎装,保家卫国,将青春奉献给祖国边陲;退役后,他衣着布衣,手执铁锹和船桨,将自己的万丈豪情一头扎进滔滔江水和故乡的热土。在与妻子黄春秀结婚后,他负责水上捕鱼,黄春秀负责岸边种植柑橘。张林捕鱼的地方,就在长江支流西流溪,他们的生活来源,就是一条停靠在西流溪岸边的机动船。十多年来,张林同大多数渔民一样,每天凌晨一两点开着渔船,进入长江捕鱼,清晨五六点钟,他再上岸卖鱼。长江岸边,土壤肥沃,降水充足,给起早贪黑的丈夫做完早餐后,黄春秀就一头扎进自家的橘园,从2004年便开始发展柑橘产业。

2019年,张林夫妇积极响应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第一时间配合东瀼口镇政府签订退补协议并上缴了全部渔船渔具。“远离一条船,就像远离了水上的家,当时心里虽万般不舍,但我和阿秀非常理解保护长江的意义,保护生态环境,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张林说。

产业转型 为橘农谋幸福

渔船上岸后,张林参加了巴东县第二届创新大赛,获得了退捕渔民组冠军,这更加坚定了张林夫妇二人走产业转型之路的信心。拿着退捕转产的相关补偿补助款,2019年便成立了湖北秀林易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100万元。

“成立生态有限公司,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1200亩,向村民们传授种植技术和经验,聘请村民管护橘树并为他们提供肥料和农药,最高一户一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从而带动村民们一同致富,形成绿竹筏柑橘种植产业规模化。”张林介绍道。

在通往产业之路上,张林夫妇并非一帆风顺,秀林易德生态农业公司在创办起初遭到了无数的反对和质疑。为了说服村里橘农加入,张林夫妇冒着酷暑遍访了近167家村民,为他们宣讲政策、分析利弊。“当时一天做不了几户的工作,加上孩子正在读高三,头发都急白了。”通过三个月的时间,他们最终与135户橘农签约。“四组村民王克东最开始极力反对,一听说我们要去,提前就关了门,但是通过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登门拜访,为他讲解加入公司的好处,可精选柑橘品种、提升柑橘品质、优化柑橘品牌、降低种植成本,最终让他成功签约。”黄春秀回忆起来热泪盈眶。

“刚开始种植柑橘的时候由于嫁接错误,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导致数十亩橘园产量偏低。”为了提高柑橘种植产量,从2016年开始,张林夫妇便先后三次组织橘农们到江西、武汉、山东等地参观当地农头企业,学习储藏技术,同时引进东莞、北京等地的四家收购商,打开橘农们的销售市场。同时,他们还把柑橘种植专家请到田间地头,为橘农们答疑解惑。为了有效克服病虫灾害等影响,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张林夫妇决定投资20万引进无人机为柑橘园打药水。 “无人机考试操作系统为纯英文,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考验,我先后学习了2个月,考试了2次,才领到了证。”张林回忆起当时考试的情景说到。

克服高温 合力抗旱保树

今年夏天,长期的高温天气造成橘树叶片枯萎,果实膨大缺水受阻导致裂果,橘园遭受前所未有的“烤”验。面对持续旱情,绿竹筏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迅速召开夜间院坝会,经过与橘农反复协商研究,作为村“两委”成员之一的张林迅速组织橘农筹集资金,铺设管网、购买发电机和水泵,从长江支流西流溪中泵水抗旱,为全村争取到了宝贵的抗旱时间,克服万难保住了橘树。

“当橘树被水浇的枝叶乱颤的那一刻,我们心里也乐开了花。”张林夫妇感慨,绿竹筏村橘农摒弃等靠要思想,筹资自建抗旱设施,不仅保了收,还充分发扬了邻里和睦、携手同行的文明乡风。

“虽然父母都患病,但无论多晚回家,屋内总会为我们点燃一盏灯,锅里总会给我们留一碗热饭。只要儿子一放假,也会主动帮忙背肥料、卖柑橘。正是家庭给我们背后的支持,我们才能抓住乡村振兴的风口,带领全村橘农共同致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党支部的领头示范作用,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对柑橘产品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全新的柑橘名片,把柑橘产业做大做强。”规划未来,张林夫妇信心满满。

来源 :湖北日报

标签: 东瀼口镇 绿竹筏村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