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海报|罗琦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6日讯(记者黄亚婷 实习生李琳)作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举办地,也是中国首个举办这一国际大会的城市,武汉在湿地保护方面的突出成就,也被总结为“武汉样本”,在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上被重点展示。
这份“武汉样本”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从武汉的法制建设、保护体系、重大工程、智慧管理、多方合力领域介绍经验。
武汉强化立法,完善保护制度体系,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湖泊保护条例、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率先实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进行分类补偿;制定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建立分级保护管理制度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林长制责任范围。
武汉分类管理,构建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湖泊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框架,对湿地资源进行分类保护和管理,其中,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6处,是全国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省会城市之一。
武汉系统整理,积极实施长江大保护、两江四岸整治、大东湖治理、汉阳六湖联通、海绵城市建设等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退渔还湿、退耕还湿、水道疏浚等专项保护修复工作,确保湿地面积保持不减、水质稳步提升、生境逐步恢复、鸟类种类和种群数量呈恢复性增长。
武汉创新驱动,建成“智慧湿地”管理平台,在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地安装微气象、水文、水质、土壤、鸟类图像识别、声纹识别等环境和生物因子物联感知设备近300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湿地生态组分、生态过程、威胁因子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监测,提升湿地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
武汉多方联动,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水务、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园林和林业等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全面推进湿地保护工作的局面;30余个NGO组织、20余万志愿者参与武汉湿地保护和科普宣教活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湿地保护强大合力。
【编辑:赵可】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