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世界热文:蔗田里的女掌柜,让“山沟”飘出红糖香

时间 2022-11-02 20:52:37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种甘蔗、做古法红糖、开民宿、开艺术馆……回乡7年不仅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她就是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毛冲村“点溪园古法红糖”女掌柜靖响林。

“我将红糖制作与乡村观光游相结合,开展了民宿、农事体验等板块。今后传承古法红糖技艺,带动更多村民就近就业。”靖响林信心满满地说。11月1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点溪园古法红糖小镇,走近这位蔗田地里的女掌柜。


【资料图】

开办紫砂彩绘艺术馆,玩转“互联网+”

头发扎着马尾,身穿园区马甲,配上一条牛仔裤,今年44岁的靖响林,显得十分干练。极目新闻记者跟随她来到点溪园园区一楼的艺术馆,一进门就看到各式各样的彩绘紫砂壶,紫泥狮耳彩绘山水四方官帽壶、紫泥蓝彩博古花卉图大虚扁壶、“段泥”狮耳点彩花卉铃铛瓶……件件手工打造,工艺精湛,尽显先辈工匠精神。

卷石紫砂彩绘艺术馆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极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靖响林介绍,取名“卷石紫砂彩绘艺术馆”这个名字,也是有典故的,希望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10月艺术馆开馆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很多游客对紫砂壶很感兴趣,希望能参与制作。”靖响林表示,这些紫砂壶都是团队在各地古玩市场淘回来,每件作品都标有名称、年代和款式。下一步她准备增加紫砂手工体验课,邀请老师教学,制作完后还可以烧制成型。

靖响林(受访者提供)

据了解,馆内收藏了明清以来的彩绘紫砂54件,其中清代42件、民国11件、明代1件。该馆是第一期场馆,后期将进行扩建。

靖响林推动榨汁机

离开艺术馆,园内里一个大型的木头机器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正是古代的甘蔗榨汁机,以前爷爷就是用这个来榨甘蔗的。”靖响林一边推着辘轳一边讲解着,两个木头辘轳并立于榨盆之上,通过人力或牛力推动辘轳转动提取出甘蔗汁。“我把它放在园区里,来玩的朋友都能感受下,也算是传承文化。”

随后记者跟随靖响林漫步小镇,走在路上,风中就带着一丝甜味,甜蜜感油然而生。在坡地下,是成片成片的甘蔗林,这是点溪园古法红糖产业园的所在地,而在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2016年3月,靖响林流转了毛冲村土地,建立起了“古法红糖”基地。为了做好“古法红糖”项目,靖响林和丈夫开始四处考察学习,寻访红糖老手艺人。“当时也想过放弃,但她的心愿一直支撑着我们。”丈夫介绍,在妻子靖响林心里,一直想要将祖辈纯手工熬制红糖的独特技艺传承下来,自己想帮她完成心愿。

最终制作流程经过反复尝试、探索,最大程度沿用了古法,成为了当地的一项非遗技艺。2016年12月,第一批生产出的点溪园“古法红糖”面世,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很快便被一抢而空。

“现在我们将红糖制作与乡村休闲观光游相结合,采用互联网+农业加工+休闲观光+采摘+民宿+红糖产品的形式发展。”靖响林介绍,如今园区根据种植情况,每年开展了几大类活动。3月到5月,是种植甘蔗和采摘艾叶包青团的活动,跟着村民在地里种下蔗种等到秋天收获。5月到10月,是采摘玫瑰花、茉莉花的旺季,跟着师傅摘瓣、去蒂、洗净、揉碎,手工DIY做成美味的鲜花酱、玫瑰饼。10月到12月,主要是收甘蔗敖红糖,游客可参与制作红糖麻花等产品。1月到2月,跟着手艺人打糍粑、烫豆丝,感受传统民俗文化。

小朋友手工DIY做玫瑰饼(受访者提供)

接下来,靖响林想在老家建一座陈列室,百分之百重现古法手工熬糖的工艺场景。“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更多人了解古法,喜欢古法,造就古法的再次兴盛。”靖响林称,最近联系了一家雕塑学校,想尝试雕塑人物和场景,来呈现榨汁、开泡、赶水、过滤、摇瓢、打沙、成型等过程。

研发新产品,打造旅游产业

“当时选择回乡创业还是有些犹豫的。”靖响林笑着说,相比最初的迟疑犹豫,现在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古法红糖中。如何让“古法红糖”在网上卖得更好,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这是靖响林常常思考的问题。为了让红糖的甜香飘出“山沟”,她在产品包装、物流、网络推广上下功夫。

靖响林介绍紫砂壶

2017年,点溪园古法红糖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改进了生产技艺,将原来传统的粉状红糖改进为心形和方形糖块,更加便于携带和食用。线下的古法红糖进入中百仓储、中百便民超市销售,还跟各大团购平台对接,在疫情期间更是与武汉市500个社区进行对接。

2018年开始,点溪园古法红糖全面铺开线上销售网络,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形成了完备的网上销售体系。如今,坐在点溪园园区的电脑前,轻点鼠标,靖响林就能将红糖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市场。

“以前我们田地都抛荒了,现在能在家门口打工,还能照顾家庭,一年能赚1万多。”村民黄女士说,村里的老人能帮忙收甘蔗,年轻人也愿意回乡发展,自己家的民宿还能租出去,村里现在热闹多了。

6年多来,靖响林不断地研发创新,在“古法红糖”基础产品的开发上,还研制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比如“红糖麻花”“茉莉花红糖”“玫瑰红糖”“芝麻酥糖”等。为了保证原材料的品质,茉莉花、玫瑰花都是在基地种植的。在包装上,她采用了“靖式文化”的样式,在包装盒上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了红糖的制作工艺,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推出了不同款式的包装礼盒,迎合不同年龄的顾客。

红糖产品(受访者提供)

目前,点溪园的古法红糖一年产量能有50吨左右,从甘蔗种植到红糖制作全过程,年用工达9000人次,帮扶了20户贫困户。从甘蔗种植、田间管理、收割一直到红糖生产出来,乡民们可年收入7000至10000多元。贫困村的帽子已被甩掉,村民不出远门就有工可做。

“我想把点溪园打造成集生产、观光、休闲、旅游,吃、住、玩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乡亲们一起实现乡村振兴。”谈起对未来事业的憧憬,靖响林信心满满。

(其余图片由记者拍摄)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极目新闻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