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日讯 妈妈因为心脏“肥胖”就医,医生提醒儿子也需注意,因为此病有遗传倾向。结果一做检查,儿子果然也同样患病。母子俩一起住院做了手术,出院时,儿子和医生约定:“我也有儿子,下次复查时,也要带他来做检查,尽早排查隐患。”
这位妈妈姓苏,今年60岁,一直都有胸闷、心慌的老毛病,做农活后尤其明显,常年靠吃药来调理。近两个月,苏阿姨病情明显加重,走路也会大喘气,无法提重物。上月,儿子张先生陪她赶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看病。进一步检查显示,苏阿姨患有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同时还有房颤、二尖瓣重度反流,必须尽快做手术。
该院心肌病多学科精准诊治中心专家肖红艳介绍,人的心脏是由一圈肌肉围成的空腔脏器,正常人心脏左室的室间隔厚度为0.8-1.2厘米,苏阿姨的室间隔厚度却足足有3.4厘米。心肌过于肥厚,就会造成左室心腔狭小,影响血液流动,让心脏无法有效地为全身供血,人就容易出现头昏、乏力、劳累后胸闷、胸痛等症状,甚至晕厥、猝死。
“这个病发病率为1/200到1/500,是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肌病,有50%的概率会遗传给下一代。你也要多注意。”肖红艳的一句提醒,让张先生跟着紧张起来。原来,他近两年也偶尔会有胸闷、头晕的症状,从没在意过。
母子俩一同住院手术。通讯员王碧莹 摄
接着,张先生也在医院做了检查,结果确认,他也患有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室间隔厚度达到3.7厘米,还同时存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还有心肌纤维化,比苏阿姨病情更严重,猝死风险也更高。
10月17日,医生为母子俩做了手术,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微创方式,将极细的射频消融针穿刺到心脏肥厚的室间隔部位,通过热能的方法“烫死”肥厚的室间隔肌肉。预计术后一个月,母子俩的心脏室间隔厚度就会逐渐变薄,半年后接近正常水平。
出院时,张先生特意找肖红艳“预约”:“我也有儿子,担心他遗传到心脏‘肥胖’的毛病,等下次来复查时,我要带儿子来筛查。”
肖红艳提醒,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肥厚型心肌病,其他人也要多留意自己是否有劳累后胸闷、胸痛等症状,及时排查疾病,早筛早治。(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吕惠 宋蒙)
【编辑:】
标签: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