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补仓”“追投”成武汉经开区高频词,千亿元投资密集“加码”车谷

时间 2023-08-04 09:11:43 来源:腾讯网  

“补仓”“追投”成武汉经开区高频词,千亿元投资密集“加码”车谷

7月21日,采埃孚集团追加投资1.5亿欧元,在武汉经开区建设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

作为全球排名前三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集团深耕车谷已超10年,三度投资。2011年,采埃孚在车谷设立武汉分公司,2021年,该公司成为采埃孚亚太集团全资子公司,业务范围随之扩展。不断追投,不断扩大业务,补上武汉汽车产业链在汽车安全领域的“短板”。


(相关资料图)

博雷顿公司董事长陈方明曾这样公开评价车谷:“作为‘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的龙头,武汉经开区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明显、人才资源富集,是一片创新创业沃土。”

去年以来,“补仓”“追投”成为车谷的高频词。武汉经开区招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今年各类企业在车谷追加投资金额达450.3亿元,2022年全区获得企业追加投资金额577.95亿元,一年半来,累计追加投资超1028亿元。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去年追投1亿元以上的企业22家,今年上半年追投1亿元以上的企业17家。追投项目资金主要集中在汽车供应链、新能源、智能网联、新材料等领域。

补链、强链、延链

外资巨头在车谷增资扩产

采埃孚武汉安全气囊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效果图。

采埃孚集团是今年上半年第4家在车谷追加投资的外资企业。为何再次布局车谷?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亚太区运营总裁汪润怡表示,武汉经开区是湖北省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主要承载地,正加快推动汽车产业“增量转型”,潜力无限。他表示:“采埃孚将走在汽车科技发展前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为武汉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贡献力量。”

武汉经开区集聚着超过80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是湖北省外籍人士最多、外资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2022年,武汉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23.3亿美元,规模居武汉市前列。

2022年5月8日,加拿大威斯卡特工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威斯卡特工业(中国)有限公司宣布追投1亿元实行威斯卡特保税物流项目。威斯卡特武汉公司于2017年成为国有控股企业,其生产的涡轮增压器壳体汽车零部件,在中、日、韩等东亚市场占有率达11%,排名第二。

2022年6月,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佛吉亚集团宣布投资6.6亿元,在武汉经开区建设佛吉亚歌乐电子华中研发中心项目。自1992年佛吉亚在武汉经开区设立工厂为神龙公司配套,30年间,佛吉亚多次在车谷增资。目前,佛吉亚旗下的汽车座椅、汽车内饰、绿动智行和汽车电子四大核心业务在汉“会师”。

佛吉亚座椅研发测试。

法雷奥是国际十大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之一,也是最早落户武汉经开区的国际知名外商企业之一。2022年10月,法雷奥追上“补仓大军”,追加投资1000万元在汉南片区兴建年产能达240万件车灯的全新工厂。这已是法雷奥在车谷投资兴建的第3家工厂。上周,法雷奥在武汉经开区再一次扩容增量,7月27日,法雷奥中国技术研发中心(武汉)三期在南太子湖创新谷正式开业。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7月,武汉经开区首次制定并发布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惠企政策——“外资十条”,为来武汉经开区投资兴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奉上沉甸甸的专属政策“大礼包”,进一步坚定外资投资车谷的信心和决心。

百亿项目接踵而至

看好车谷产业发展前景

本月初,一辆领克08车型驶入魅族线下零售店。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CEO沈子瑜说:“商品均为电子设备,就像苹果店里,不仅有手机,也有电脑,也可以有汽车,这是探索的核心。”

进入2023年二季度,芯擎科技、星纪魅族、吉利汽车三家企业聚集产业链上更多零部件供应商,总投资额百亿元计,总产值乐观估计过千亿元。上述企业,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均为联合创始人及控股股东,新消息接踵而至,其布局的产业版图在车谷逐渐清晰并呈爆发之势。

赢得市场青睐,不仅需要雄厚的产业基础,更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加仓”更是对当地政府的肯定。

星纪魅族集团相关负责人高光明告诉记者,3个月前,集团旗下进口的一批价值约100万美元的集成电路在武汉天河机场被抽中检查,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及港口物流园即刻安排负责关务代理的平台公司专员赶至机场,代表星纪魅族集团同海关对该批货物进行开箱查验,保障了货物顺利通关。

“如果当时没有及时验货,让货物滞留机场,无法按约定时间交货,后果不堪设想。”高光明说。

李书福更是在公开场合将武汉称作吉利的第二故乡。

同为国内头部企业,也是吉利汽车的“邻居”,中创新航同样动作不断。去年5月,在其一期、二期工厂快速建设的同时,中创新航迫不及待宣布再投资120亿元建设三、四期,实现产能倍增,全部建成达产后,每年生产的电池可装配6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目前,中创新航边投产、边建设,以销定产,三期工程已经封顶,内部建设正酣。

5月13日,已在武汉经开区落户23年的鼎龙控股集团宣布,总投资超5亿元的先进材料研究院落成投用,先进封装材料正式投产。据武汉经开区商务局透露,今年,鼎龙控股集团还将投资30亿元建设鼎龙先进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构建产业生态圈

头部企业“重仓”车谷

国电投旗下氢能汽车。

央企接连落子布局,武汉经开区在新能源汽车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6月10日,国家电投“氢腾”燃料电池配套200辆氢能车辆在武汉经开区交付,创下湖北省氢能领域最大规模集中交付纪录,其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全部实现“车谷造”。

18日后,国家电投集团追加投资武汉经开区,落子布局湖北电力有限公司,在汉建设国家电投集团湖北区域管理总部。至此,国家电投集团自2020年以来四次密集投资中国车谷,累计总投资超200亿元。

同样在短期内密集“重仓”车谷的央企还有武汉经开区的老朋友——东风集团。东风岚图、猛士科技、东风畅行、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近年来,东风公司陆续将新能源板块布局在武汉经开区。

2022年新年伊始,东风本田宣布总投资约100亿元,建设东风本田第4家整车生产工厂,也是本田集团在全球的首个新能源标杆整车工厂。

2022年12月,东风集团为东风畅行增资8亿元,落地总投资约66.8亿元给东风畅行新能源车辆运营项目。

在服务业方面,新年的第一天,武汉经开区就传来好消息。在军山新城中心地带,紧邻轨道交通16号线小军山站总投资25亿元的经开万象系商业体即将“拔地而起”,由武汉车谷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华润万象生活共同建设。

华润万象生活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与武汉经开区多年来建立了深度合作。5月8日,当武汉“招商引资小分队”前往深圳,华润集团再次牵手武汉经开区。其子公司“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慧洪投资筹建华润武汉医疗器械项目,并成立独立法人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不断追加的巨额投资、新增的“牵手”项目、接连从海外转移来的研发中心……种种迹象显示,中国车谷正成为众多投资者新一轮抢滩的目标。

武汉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武汉经开区将继续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开展延链招商,进一步拓展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围绕车载软件、车规级芯片、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领域,布局新兴战略产业,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及行业头部企业投资经开区、深耕车谷,为打造新时代经济发展新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长江日报记者郝天娇王双双通讯员孙亚云池浩)

【编辑:张靖】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