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武汉木雕大师邓道航去世,享年85岁

时间 2023-03-14 11:59:53 来源:九派新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4日讯(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刘恋)“一个人一辈子,要有自己的足迹、自己的贡献。将木雕作为终生的事业,我觉得特别值得,因为自己快活,别人认可,雅俗共赏,何尝不快活。”12日,85岁武汉木雕大师邓道航因病去世,“雕刻”人生65年,她不仅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培养了两代武汉木雕传人,也创新性地为武汉传统木雕开辟了艺术新领域。


(资料图)

因缀学与木雕结缘

创作中的邓道航。

创作中的邓道航。

1938年,邓道航出生于湖北武汉,是家里的老幺。1958年,20岁的她考入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但因哥哥患病无人照顾而被迫辍学。之后国营百花工艺雕刻厂成立,邓道航带着自己的画作毛遂自荐,进厂后跟着著名木雕老艺人梅海清当学徒,就这样和武汉木雕结下不解之缘。

除了学习传统木雕技法,邓道航还在汉阳文化宫免费学习素描、白描,良好的绘画功底为构图和打粗坯提供了基础。传统武汉木雕以金漆、彩漆神像见长,邓道航在神像木雕的基础上,不断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领域。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居多,女娲补天时的波澜壮阔,白蛇盗仙草的勇敢无畏,知识女性的温婉端庄……她的刻刀下,仙、妖、人呈现不同的魅力,朴实庄重、妖娆而不妖艳。

邓道航在创作中不仅注重整体比例的和谐,细节上也精益求精。在作品《花季》中,她参考陈逸飞的画作来塑造16岁女孩的手,并将其柔润化;在《陈伯华》中,她对人物面部肌肉尤其是额肌、颧肌、眼睑等都做了精细的刻画;在《布袋罗汉》中,她根据人体不同部位肌肉的不同特点,把罗汉面部、胸部和腹部处理得富有弹性、吹弹可破。

拓宽木雕传统题材

邓道航武汉木雕作品。

不甘心一直模仿老艺人的作品,邓道航自觉在艺术上探索,希望为作品注入思想和灵魂。她也是首位将楚文化题材引入武汉木雕的创作者。

武汉南北文化交融,楚风汉韵浓郁,20世纪80年代,邓道航从楚辞等荆楚文化中汲取灵感,创作了《楚辞·云中君》《神曲》《楚乐图》《端阳龙舟》等多件大型组雕,其中一些曾在广交会中央大厅展出,更出口创汇、远销海外。

除了楚辞,邓道航热爱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并在其中寻找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也喜欢观察生活,紧跟时尚潮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她的审美观是朴实庄重、崇敬英雄。她曾说,“我对自己严格要求,作品中那些英雄式的女性就是我的榜样”。她曾担任过湖北省政协委员,两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1年,邓道航因为腱鞘炎提前退休。回家后,她的创作没有止步,这个时期她的作品鲜有宏大的场面,而多是人物形象的细部刻画和神韵展现,眼神、手部成为关注的重点。她常说:“我热爱木雕,学到老、活到老、钻研到老,它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终生事业。”

“她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邓道航收藏的报道资料。

“现代化的社会不应该丢弃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老艺人伏案孜孜以求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代代延续。”2018年,邓道航成为武汉木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而在这之前,她教徒授业,主动肩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几十年间,她培养了两代数十位武汉木雕传人,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不到20岁。

“老师教会了我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道理,我这一生都受益匪浅。”曾跟随邓道航学习木雕十余年的徐智勤回忆,老师不仅教会他们技艺,更是传授了匠人精神。“我印象很深的是,老师经常带着我们去图书馆找资料,也会给我们推荐好书籍。”万正兰回忆,邓道航教会他们学习和思考,“不墨守成规,老师在木雕传承中融入了时代特征和新的文化理念。”弟子张静,跟老师一样,在拓宽武汉木雕领域上卓有成效,她不仅把木雕带入高校课堂,更探索新媒体传播、文创产品开发。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正国曾主持开展对邓道航的口述志研究,遗憾的是,《雕刻人生:武汉木雕省级传承人邓道航口述志研究》一书即将出版之际,口述志的主人已无缘得见。在他看来,邓道航不仅仅是一位手艺人,更为显著的是其艺术家的特质。“邓道航是一位非常富于想象力、创新力,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艺术追求的人,这让她有别于一般的手工艺者,而成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编辑:张靖】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