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在三峡库首见证水清岸美

时间 2023-08-06 18:07:03 来源:腾讯网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在三峡库首见证水清岸美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周华山

盛夏时节,长江西陵峡段风景如画,“黄金水道”船舶川流不息。


(资料图片)

8月4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三峡坝上库首的宜昌市秭归县。

清洁岸电变“绿色引擎”

眼下,正值长江三峡旅游高峰期。

在三峡大坝至重庆的旅游港口秭归港,游轮靠岸停泊,游客涌出船舱,登岸游玩。不到10分钟,岸上工作人员就为游轮接通绿色岸电。

“岸电真给力,让我们轻松多啦,可以上岸购物、转一转。”船员李师傅说。过去,游船靠岸时用电设施靠柴油机发电,成本高、气味重、噪音大,值班船员一刻也不能走远。

据统计,三峡坝区核心区每年有近4万艘船舶待闸,平均每天约580艘。为减少船舶柴油发电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秭归整合客运、货运码头18个,建成秭归港、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沙湾锚地、仙人桥靠船墩4个岸电示范项目,实现港口、码头、待闸锚地岸电全覆盖,为靠港船舶设备供电,满足船上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锚地不再有噪音,船头不再有黑烟,江面不再有油污。据测算,秭归每年为船舶提供岸电约14.6万千瓦时,替代消耗燃油37.27吨。

此外,“气化长江”也推动长江航道运输的绿色之变。4月,秭归县归州镇屈原庙村的水运应用LNG码头正式投营。

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是三峡库区首个船用LNG码头。项目运营后,每年可为三峡库区减排碳氧化物6560吨、碳氢化合物720吨、烟尘56吨、硫氧化物100吨,为库区新能源船舶降低成本30%左右。

环保码头成“生态滤芯”

在秭归沙湾、仙人桥两个锚地,待闸船舶都能享受到这份“福利”。目前,秭归有7家保洁公司参与水上垃圾回收,再转运至三峡秭归环保码头集中处置。

“环保码头已成长江绿色航道的‘生态滤芯’。”秭归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码头总投资1.27亿元,形成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生活垃圾、漂浮物等“接收——转运——处置”全闭环运行模式,基本实现船舶污染物零排放。

进入主汛期,长江上的清漂船来往穿梭、格外忙碌,通过机械与人工相结合,将漂浮物打捞上岸。据介绍,这些漂浮物将被送到位于郭家坝镇的华新水泥(秭归)有限公司,处理成垃圾衍生燃料,进行二次利用。

2004年以来,秭归每年投入清漂船只3500船次、工人1.6万人次,打捞漂浮物超过2万立方米。据统计,该县累计打捞漂浮物50多万立方米,为三峡库区水清岸美筑牢一道坚实的防线。

(图片由湖北日报通讯员 郑家裕 提供)

【来源:湖北日报】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