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甲胄是什么做的
1、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甲又名铠,《释名·释兵》中说:“铠,犹铠也。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中国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
2、铠甲起源于原始社会时以藤、木、皮革等原料制造的简陋的护体装具。商与周时期,人们已将原始的整片皮甲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即按照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的皮革片合在一起,表面涂漆,制成牢固、美观、耐用的甲片,然后在片上穿孔,用绳编联成甲。皮甲在车战中与盾相配合,可以有效地防御青铜兵器的攻击。在使用皮甲的同时,也开始在甲上使用一些青铜铸件,但并不普遍。
古代盔甲为何多是黑色和红色
而古代盔甲成本很高,以至于早期只有车兵有全装重甲(曾侯乙墓盔甲疑似给车兵或者高级军官使用)。这其中漆的使用,也是导致盔甲很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漆树来说,要生长七年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一次割漆,而且漆树每割十天就要歇十天,当每次割漆的时候不是想象中的割开就有漆液流出,得等十分钟以上,漆才从割破的树皮中慢慢渗出来。更严重的是漆液的流量非常少,以至于有‘百里千刀一两漆’的说法,漆农们得走上一百里路,在漆树上割一千刀(几百棵)才能得到一两漆,虽然说法夸张但是也生动的说明了生漆的产量之低和价值之珍贵。
最坑的是,一棵漆树割一年漆,要缓两年,漆树不能一直割,否则会导致漆树因树皮割划过多死掉。(即使现在一套大漆家具的价格也让人惊掉下巴)
诚然,在战场上,黑红这两种颜色给人一种肃杀的气氛。那么古人给甲上漆只是为了好看吗?虽然上过大漆的盔甲,外表美观又有一种肃穆感,但是给甲上漆可不只是为了好看,给盔甲上漆也有助于提高盔甲的防御性能。
比如在坊间流传这样一个冷知识:日本盔甲的一大特色是涂上一层厚厚漆。这种给盔甲上漆工艺有这样的一个好处,在基层是炼革材质时,可以降低17%的锐器侵彻深度。在基层是0.8mm软钢板情况下,可以降低8%侵彻深度。基本上,可以把致命伤降低成皮肉伤。
那么,上漆工艺真的有这么神吗?中国古代那些盔甲有厚厚的大漆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毕竟如果光是为了美观或者防水,只需要薄薄一层就可以了,用不着刷两三毫米厚的大漆。对此,冷兵器研究所曾经也发过《手工达人耗时2年复原东周皮甲,提高盔甲防御力竟靠神秘工艺?》一文,提过给盔甲上漆有利于提高防护性能。
大漆有何独到地方,能提高盔甲的防护能力呢?这是因为大漆的漆液的主要成份是漆酚,其他还有树胶质、氮、水分及微量的挥发酸等。漆酚的分子结构,使得漆酚具有芳香族和脂肪族的双重特性,在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下形成漆酚多聚体,再加上长侧链的氧化聚合反应,而形成网状立体结构。
这种结构除了使漆膜光泽明亮,亮度典雅、附著力强以外,也使得大漆的漆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坚硬,(漆膜的硬度达0.65-0.89漆膜值/玻璃值)。哪怕是现代,一般在鉴别大漆家具的时候,除了闻味,还有就是拿硬物划一下。
这样厚厚的大漆,涂在在盔甲外面,就像贴了一层硬化膜一样。所以真实的皮甲可不是影视剧中那种一层软皮子。真实的皮甲(非游牧区)的制作流程则是这样的:先塑形,然后翻范,之后进行焙烧(60°C~70°C温度加热)、浇注模具再进行修整和配套。经过这一系列工序之后,再夹入皮料。然后进行高温处理,把那些皮料压制成甲片,最后打开模具,把甲片取出修整上漆。
本来加热压制后的甲片已经很坚硬了(曾有国外小哥用60磅长弓射击一件只是经过普通处理、没有上漆的皮甲,结果13米距离没有射穿),再刷上大漆之后的甲片硬度更大,这样穿戴者才有信心去面对战场上的刀枪箭矢。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