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每日资讯:今天过后,我开始羡慕武汉人了

时间 2023-04-12 19:45:10 来源:新世相  

说来好笑,我们编辑部 12 个编辑,没有一个人吃早餐。


【资料图】

每天第一顿饭,往往发生在中午 11 点半以后。

曾看过一项调查,近 50% 的白领说,“没有时间每天吃早餐”,每 10 个白领就有 1 人跟早餐“绝缘”,你有多久没好好吃顿早餐了?

是一杯咖啡就能顶一个上午;

是急着赶地铁,路上随便买俩包子对付,相当于吃了个粗糙的 brunch (早午餐);

还是经常工作到凌晨后,直接睡到第二天中午,把早餐时间分割给奢侈的睡眠……

我试过规整自己的生活,早起做早餐,哪怕只是面包夹鸡蛋,但总被一次熬夜,一次紧急加班给打乱,被迫放弃早餐,放弃正常生活。

小时候,总要到家楼下的早餐店花点时间,热气腾腾的粥是最好吃的;哪怕上学迟到,也被爸妈灌下一杯牛奶,拿上两个鸡蛋才能出门。

但工作后,我们都不在意早餐了。

同事@ 挺挺 9 年没吃早餐了,他说:“早餐是一种制度,对我常年作息颠倒的身体和睡眠都没什么好处。”

我挺生气的,更慌张的是,我们都没察觉甚至习惯了一件事:

早餐成了我们面对生活最先做出的妥协

作为一个仍热爱早餐的人,今天我很想跟你们一起聊聊它。

聊聊我们这群不吃早餐的年轻人,到底失去了什么。

我时常怀念那些少有的,安静吃完一顿早餐的时刻。

那是一段允许自己缓慢苏醒的时间。

刚从睡梦中醒来,人是空白的、荏弱的,胃和精神都还迟钝着,如果你不忙,胃会告诉你想吃一顿什么样的早餐。

苏州作家陆文夫写小说《美食家》,主人公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快去吃碗朱鸿兴的头汤面。

▲电影《悬崖上的金鱼姬》

我是北方人,当年还是个清闲实习生时,会在早上 8 点起来做碗疙瘩汤:

把小个的西红柿切小块放锅里,在滋滋的油声里炒烂,倒水去烧开。

用勺子把面糊一点点滴进滚水里,几分钟内,面疙瘩就陆续浮起来。

最后打两个鸡蛋,放一把香菜,加盐开吃。

西红柿汤有点酸,鸡蛋很丝滑,面疙瘩一抿就化了。坐在餐桌前,看阳光缓慢在桌布上移动,胃被一点点填满,身体和情绪缓慢张开。

可能潜意识里觉得“今天我有好好过”,像是被注入能量,整理好昨天的情绪,面对新一天的生活。

那时工资只是现在的零头,但这一个过程没有被强制加速、省略。

台湾著名食客焦桐说,若能吃一顿理想的早餐,心中快乐得就像“绽放着桔梗花”。

他最爱街头小铺的鱼汤,是用鱼肠、鱼肝、鱼腌一起熬的,可以同时尝到肠的柔软,肝的粉嫩,腌的爽脆,口感繁复,极其鲜甜。

▲电影《悬崖上的金鱼姬》

一碗鱼汤吃完,再看周遭的世界,都带上一种“欢喜”、“宽容”的眼神——

“看着周围的猫狗草木都显得温柔可爱,忽然好想拥抱背着书包的学童,想热烈地紧握邻桌劳工朋友带劲的手。”

“冲动地想多给孩子两倍的零用钱,隔壁的恶邻居看起来已不那么势利眼了。”

纪录片《早餐中国》里有句话:“早餐是生活美学的开场白。”

导演接受采访时,“希望早餐能够修复漂泊的人,在北上广打拼的、无根的人

但因为忙碌,人们匆忙起床、冲进地铁、投入工作,活得像是应激反应,没有安静生活的能力,你有多久没好好地,正式开启这一天了?

有更多早餐是热闹的。热闹都是因为人,有着深藏的意味。

画家刘墉童年境遇大起大落,但有父母做一顿热乎早餐,日子就不算难过——

小时候喝粥烫嘴,父亲把热稀饭拌上肉松,再拿空碗来回倒,搅一搅,再倒回去。

父亲病逝后,家中失火,他和母亲在废墟里建了个草房,日子一落千丈,但母亲每个清晨都会给他买一根新鲜的糯米糍粑。

糍粑包在碧绿的芋头叶里,“半透明如羊脂白玉”,咬一口软中带脆,里面夹着油条和肉松,咸咸甜甜。

后来他去美国工作,日子不再拮据,但每日清晨只能切一块冰凉的火腿,喝一杯冷牛奶,再也没人为他拌肉松稀饭、买糍粑,哪怕得了肠胃病拉肚子,也只能吃冷火腿当早餐。

很像我们离家来北上广打拼,将自己和父母的早餐抛在身后,每天活得慌慌张张。

我们不要早餐,不要旧时的家,我们好像用这些交换到很多,又好像一无所有。

一个城市真正醒来,也是在早餐摊的灯次第亮起的那一刻。

听同事说,在温州瑞安的语群里,早餐被叫做“天光”。

天刚蒙蒙亮,街边小店的卷帘门哐当哐当拉起来,摇起锅炉,氤氲的早餐热气里,陆续有了人影,这一天就开始了。

他们还有句俗语:“天光喫饱一日饱”,在裹着咸蛋黄、脆油条的糯米饭里,才熬得过这漫长的一天。

早餐是一个城市的时间,绵长的夜晚和混沌的白日中间,是终点也是起点。

它也是一个城市的底色,撇开虚浮的繁华,把完全属于生活的热闹,摊开露出来。

朋友@ 掩面 第一次去武汉,就被武汉人吃早餐的场面给“吓”到了。

早上 7 点下火车,看见马路边、公交站,到处是端着热干面、豆皮、面窝和糯米鸡呼哧呼哧的人,整个城市都成了武汉人的早餐桌。

纪录片《城市 24 小时》里提到,常住人口 1200 万的武汉,每天早上7-9 点,至少会有 500 万人,准时出现在街头巷尾的早餐店。

▲纪录片《城市24小时》

他们叫“过早”,过年过节的那个“过”。隆重,讲排场,主打一个效率和热火朝天。

电影《万箭穿心》里,也有武汉人“过早”的名场面。90 年代的工人骑着自行车,拎着饭盒,遇到闸口就脚撑地停下来,原地扒拉两口饭盒里的早饭,再赶路。

▲电影《万箭穿心》

早餐就像武汉的精气神,在这个城市最先苏醒,也在解封后最先回归。

一个武汉闪送员,在解封第二天的早晨 6 点,就接了一个“大单”。

留言的女孩说,要买 76 种早餐,把封城 76 天的早好好过回来,“过完早,新生活才算开始。”

她还请了周围的邻居,一群人热泪盈眶地在早餐里,庆祝武汉的回归。

武汉是一个会抓住日常的城市,所以最先抓住了早餐。

在热气蒸腾中,它告诉你,这一天又稳定而热烈地展开了,填填脾胃,理好精神,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一切都在持续向前。

一个城市的人怎么吃早餐,就决定了这个城市在过怎样的生活。

这种踏实,会让这座城市的人安全笃定得多。

早餐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样子,和他应对生活的方式。

《奇遇人生》里,窦骁和阿雅攀登大洋洲第一高峰查亚峰,预计 2、3 天就能完成的行程,因为临时雨天不断延期,被困酒店。

连绵的阴雨让阿雅逐渐烦躁,第 3 天清晨,大家都在担心天气,从窦骁那里传来的声音是:“我的面包要糊了”

他对着大雨不慌不忙做早餐,还不忘安慰有点失落的阿雅:

——There is nothing we can change.天反正就是这么个天,它也不会因为你急他就会改变。今天不行还有明天。relax.

——万一明天不行呢?

——那就后天啊。

——万一后天不行呢?

——明日何其多。来吧,吃早餐了,快点。我给你烤一片。

▲综艺《奇遇人生》

一个可以安心吃早餐的人是幸福的,沉浸于拥有一块面包的当下,那些过去、未来的东西,都没法困住他。

我很喜欢日本的绘本作家佐野洋子,一个活得很轻盈的小老太太。

不久前看她写的《痛快的日子》,书里提道:“生活,就是要先开发出吃早餐的方法,然后再各自选择。”

早餐是她晚年生活的一半,另一半是追剧。即使承担乳腺癌化疗的痛苦,健忘症也不断加重,她依然觉得,生活是更重要的事。

研究薰牛肉是炒卷心菜好吃还是炒土豆好吃,把冰箱里的各色彩椒和仅有的一根黄瓜刨成丝,再用卷心菜、培根、蘑菇和肉末混在一起,煮出一锅好喝的汤。

家里找不到面包,就花两三分钟去附近的咖啡馆吃早餐,走到靠墙的空桌前坐下,点起一支烟,慢慢打量周围的老太太:

披着淡紫色披巾,一头漂亮白卷发的 70 岁老人,吃完餐会优雅离开;身穿黑裤和短夹克的那位在读文库本,大概是个退休的职业女性。

我时常被这种生命的从容打动,在无数个沉重的瞬间,还是想好好吃一顿早餐。

日本艺人 Atsuko maeda 曾说:“人生的一半都是早餐。”

在每天的开始,享受一个悠长的早晨;

在每天的结束,思考第二天要用什么样的色泽和味道打开。

生活中所有的事,好像都能落到吃早餐上:

我如何享受今天,以及我期待什么样的明天。

祝你每天,都能享受早餐。

撰稿:芯茹、A姐

责编:袁三点

部分资料来源:新浪财经《便利蜂发布

一个让生活变好的小活动——

我们决定请 100 个人吃早餐

从明早开始

带话题#请100个人吃早餐#发微博@ 新世相

和我们分享你好好吃早餐的照片

我们会陆续抽取 100 位读者

免费为你点一顿豪华早餐

(一顿吃掉 100 块那种)

“事已至此,先吃早餐吧”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