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入殓师做直播:曾被谩骂攻击,也有网友留言鼓励分享

时间 2023-04-04 14:55:3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凌晨1点26分,湖北襄阳谷城县下起了雨,闹钟响了,茶泉灵关掉闹钟,顺手点开了手机相机,拍摄记录今天的工作日常片段——为逝者告别出殡仪式做准备。

凌晨4点11分,在另一座城市湖北恩施,陈晓凤接到了业务电话,洗漱出门工作直到晚上9点,她打开软件开始直播,“我下班啦,大家吃饭了吗”“对,我就住在殡仪馆宿舍里,后面那个箱子是装着给逝者化妆的”……

茶泉灵出生于1998年,陈晓凤则出生于2001年,她们都是入殓师。对于逝者,大人会给小孩解释他们变为了天上的星星,入殓师也就被称为“种星星的人”。


(资料图片)

当年轻一代进入殡葬行业,忙碌工作之余,“种星星的人”尝试着将自己的职业种在互联网上,试图通过在社交平台上直播或者发布日常工作视频,回应网友对殡葬业的疑问,放大自己的声音,打破固有的偏见。

入殓师做直播被骂晦气

“说出自己的职业,压力还是蛮大的”

“远离你,怕你把我送进盒子里”,这是茶泉灵在社交平台上的一条回复。

“你干这个活肯定嫁不出去,换工作吧”、“你们赚的都是死人的钱”、“晦气”……陈晓凤的直播间里则会时不时出现这样的评论。

2022年秋天,殡仪馆实习的第2个月,陈晓凤休息时会刷视频,偶然间看到电影《人生大事》片段,原本只是评论作为入殓师的感想,不料收到许多网友的提问,“我就想着要不然开个直播跟大家解答一下吧,”陈晓凤开始了第一次直播,不久后组建了200多人的粉丝群。

工作中的陈晓凤。

同样是在2022年,茶泉灵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第一条分享《一个入殓师的日常》,只有简短的几句话记录了工作与感想。

互联网时代,90后00后入殓师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工作、讨论所在的殡葬行业,对于初衷,陈晓凤说,“只是想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去了解这个职业的意义”,茶泉灵也谈到,“多给我们一些理解吧”。

传统观念里,人们忌讳接触殡葬和谈论生死,而殡葬从业者还常会被质疑、被远离,甚至受到谩骂或者行为攻击。

在陈晓凤的直播间,她坦然地介绍自己的工作,展示殡仪馆的环境,“刚开始直播的时候,说出自己的职业压力还是蛮大的,看到那些不好的言论,有时候还会被气哭。对我个人的攻击还好,但有天晚上直播看到网友说到我的父母,这实在不能接受了。”

当晚,陈晓凤没有打招呼,直接解散了粉丝群,把视频全部隐藏,甚至考虑把账号注销,“当时我非常质疑自己,我做这一行是不是就该活在黑暗的环境下?”

茶泉灵从事殡葬业5年多,她说生活中也遇到了太多“不被理解”。

茶泉灵从事殡葬业已有5年多,日常工作中也遇到了太多“不被理解”,如做完殡葬仪式后会被家属嫌弃、为有需求的老人介绍墓地会被说缺德等。在社交平台分享工作后,茶泉灵也曾看到裸露的、粗鄙的留言。

“但不好的言论其实只占少部分,”茶泉灵表示,大多数网友评论留言是咨询殡葬行业的工作情况还有殡葬专业的就业前景,比如守夜是不是日薪过千元等。看到许多网友都关心殡葬业的薪酬,茶泉灵便公开自己的工资情况:我上2休2,没有法定节假日,包吃包住,月薪6000元到8000元(我没有编制)。

“也有20%左右的网友会主动留言鼓励我坚持做分享。”茶泉灵说。

陈晓凤在解散粉丝群后,也收到了很多网友的安慰和鼓励的话,“受到很大的鼓舞,原来是有人会关心我的。”不久,陈晓凤重回互联网重开直播间,“静下心来想了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既然没办法控制那些不同的声音,那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现在,当有网友说“你们会掰金牙、拿人家的首饰,”陈晓凤就会立马起范,从专业规范的角度解释:“我们这个过程是一个公开透明的,会请家属进去拿走逝者身上的一些贵重物品,如果说家属不敢去碰,那么我们会当着家属的面把这些东西取下来,消完毒再交给家属。”

线上的生命对话

“初中生女孩留言想寻求解脱”

据茶泉灵估算,还有小部分的网友则会诉说自己遇到的困难、所经历的生死之事,其中就包含了一些微弱的求助信号。

2023年1月26号,茶泉灵收到来自某社交平台后台消息:“你好,谢谢你的分享,你认真回复每一个失去挚爱的人,算是圆了他们的心结,如果我能早一点看到你的文章该多好,就更珍惜我爸爸了。”这是来自一名13岁女孩的留言,她的爸爸离世不久。

茶泉灵原以为自己是一个“树洞”,倾听女孩内心的感触,给予安慰,“后来她也没回我。过了一个月左右,她问我有没见过因为自杀而死的人、他们有没解脱这些问题。”这天,茶泉灵跟女孩探讨生命,茶泉灵说,“其实那些自杀的人连死亡都不怕了,还有什么是他们需要害怕逃避的呢?”女孩说,“他们害怕的是活着。”

茶泉灵意识到,在互联网的另一端,这名初中生女孩想给自己寻求解脱。

女孩说自己每天都好累,上学要抵挡同学嘲讽、内心的自责,还要努力学习考进年级前50、打好关系成为团员、成为区三好学生……

一整天,茶泉灵都不敢轻易退出对话框,生怕回复慢了一秒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女孩发过来的每一句话都细细斟酌,并逐个回应。

“我已经是班级第一了,可是区三好学生同学们选了另外一个人。”

“并不是三好才能证明你优秀的。”

“我只是不明白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你是不是觉得我人挺好的?那也有很多很多人不喜欢我。”

……

看到女孩说“谢谢你,我先睡了,”茶泉灵悬着的心也落下了。

对话的最后,茶泉灵告诉女孩,“有事可以发消息告诉我,但下次我希望你说的是今天考试进步了、有了新的朋友、很开心出去玩了,也可以说你很累不知道怎么办,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了,不知道怎么办,但是不要说你不想继续活着了。”

至今,他们还会保持联系,“前几天她还跟我分享她爸妈结婚的纪念日到了。”

这件事也引起茶泉灵对生命教育的思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成年人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中小学生也如此,她还坦言,在平时工作中,每年都能遇到三四个也是十几岁从学校跳楼的学生。

“生命教育应该从初中甚至是小学就可以开始进行,可能有人认为大人的思维才能接受这些东西,不是的,其实小朋友的想法是挺简单的,他们是愿意跟你聊天说话的。”茶泉灵说。

互联网中的救赎

他在我直播间突然说了句不想活了

“这种事情还是蛮多的,”陈晓凤记不清是哪一天,只记得那晚下班回到住所后直播,也遇到一个中学生的轻生留言。

晚上9点多,陈晓凤照常开始直播,粉丝评论一句,她就会重复这句话并回答,这时,一条评论引起了她的注意:“姐姐,我想知道哪种方式离开是最好的那种。”

直播镜头前,陈晓凤的表情明显严肃了起来,她不断点名这条评论的ID,慢慢询问问题和开导。

原来这名学生生病了,久而久之产生轻生的想法。陈晓凤从他们自己的和家人的角度来开导,“生病很正常,人吃五谷杂粮,我们应该珍惜现在这一秒,你看你这一秒在跟我聊天,就已经很幸福了,你看你的家人,你的朋友都在陪伴你,都在鼓励你,就不要轻易的有那种轻生的想法。”陈晓凤把这名学生拉进了自己组建的粉丝群。群内,不止陈晓凤,还有很多其他群友都会去鼓励他。

互联网中的生命救赎就此展开。

陈晓凤从2022年开始做直播,在她的直播间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轻生的相关留言。“他在我直播间突然说了句不想活了,好像是生活压力太大,我当时还蛮着急的,”陈晓凤还想起了一个男孩子。

隔着屏幕,不知道位置也不知道联系方式,仅靠直播间虚拟用户名维系,不管陈晓凤怎么与他对话,都没有再收到评论回复。

直播间的粉丝也看出了情况不对劲,大家默契地配合着陈晓凤,在直播间发评论劝说男孩、在男孩账号后台发私信,陈晓凤还发动粉丝群,用自己的小号留言,只希望能劝住这位陌生男孩。“过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回复了,他觉得我说得对,很感谢大家的关心。”陈晓凤松了一口气。

通过自己的力量拉动无形的互联网,相互素未谋面却合力救赎生命,这让陈晓凤觉得,“与平时工作一样,很有成就感。”

见证百态后的思考

“把种星星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关掉网络,回到镜头后真正的工作当中,入殓师陈晓凤上岗了。

工作中的陈晓凤。

工作不到半年,陈晓凤送别了1000多位逝者,她平时的工作包括要布置告别仪式现场、为逝者化妆打扮、与家属沟通等,孝道文化是陈晓凤感触最深的,“我感觉现在很多年轻人忘了怎么去孝敬父母。”

去年,陈晓凤接手了一个因车祸意外去世的老人,需要得到家属允许才能为逝者化妆整容,“他们家是两个孩子,一直在现场讨论财产怎么分、赔偿怎么分,还动了手。”从早上11点到下午6点,老人一直躺在操作台上,身体僵硬出现了尸斑。

陈晓凤开始思考,“我就会想很多问题,比如我的小孩会不会也这样?为什么连送终都不能做到?”下班后,陈晓凤没有直接打开直播,而是打了家里电话。

在茶泉灵看来,殡葬还是个很温馨的行业。在治愈他人的同时,也被治愈着。

今年1月,一位八十岁的老爷爷送走了他的老伴,茶泉灵负责为他的老伴整理梳妆,做现场告别,“老爷爷看到老伴整理化妆后的样子,说画得很好看,还是跟年轻的时候一样漂亮。当时老爷爷的手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好像在表达感激。”茶泉灵强忍泪水,自己似乎也被治愈了。

茶泉灵跟同事在工作中。

2017年入行,做过防腐整容、殡仪服务等多个岗位,24岁的茶泉灵看过百态人生,直到去年,开始思考:怎样可以让这些治愈她的故事,能治愈更多的人?怎么让更多人了解殡葬这个温馨的行业?

于是,她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经历。值得留意的是,她的简介处还写着:希望有一天能开一个给家属提供心理疏导的咨询室,“这个咨询室包括线上和线下的,比如以逝者的身份,给一些很难接受身边人离世的人写封信。”茶泉灵说道。

让逝者走的体面,给生者带来慰藉,茶泉灵和陈晓凤都希望自己能一直从事殡葬行业,把“种星星”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知道。

“我肯定是会一直都在这个行业里面从事下去的,因为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给我带来的温暖和治愈。”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人看见和理解我们行业的意义,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很欢迎觉得自己现在陷入困境的朋友们来找我聊天。”

统筹:董晓妍

采写:南都记者 李芷琪

图片:受访者供图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