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焦点讯息:“商邑金戈——盘龙城青铜文明陈列”展览开幕 来看看3500年前“武汉”的人间烟火

时间 2023-02-24 08:53:40 来源:掌上洛阳客户端  

带鋬觚形器


(相关资料图)

昨日,“商邑金戈——盘龙城青铜文明陈列”展览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幕。展览现场,131件(套)青铜器、玉器、绿松石器、陶器等文物,为观众展示出一幅3500年前长江流域商朝先民生活、劳作的人间烟火画卷。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遗址与青铜文明重要中心,距今已有约3500年历史,被誉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之源”“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自1963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研究表明,其在兴起和发展阶段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广泛影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

本次展览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打造“早期中国系列展览”品牌的重要活动之一,由该博物馆联合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共同策划。这是盘龙城遗址的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走出湖北,现场精品文物众多,这几件代表性文物更是不容错过。

●带鋬(pàn)觚(gū)形器

它是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器型更是世界“独一份”。独特在哪儿?来自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讲解员贺潇华介绍,这件青铜器型兼具觚、斝(jiǎ)、角等青铜酒器的部分特征,例如,它的口部是爵的造型,身子却是扁圆形的觚,它还有斝的鋬(器物上用手提的部分),鋬上还有精美的牛头纹饰。整件器物高约18.5厘米,左右对称、富有美感,体现了商代先民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审美特征。考古工作者根据与它一同出土的铜斝、铜爵来判断,它应该是铜觚的替代品,故暂时定名为“带鋬觚形器”。

3500年前,它有什么作用?贺潇华说,它是一件酒器,据计算,大约可装440毫升的酒水。这样看来,想要满饮这一觚酒,没有点酒量怕是不行。

借助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盘龙城是一座小有规模的本地聚落,居民以使用石器为主。大约3500年前,一支商队出现在盘龙城繁忙的码头,他们为寻找冶炼青铜必需的铜矿、锡矿和铅矿而来,从此催生了这座城市约300年的繁荣与发展,创造出比肩中原的青铜文明。

兽面纹提梁铜卣

●绿松石镶金饰件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本次展览中,有一件与它十分相似的“国宝级”文物——绿松石镶金饰件。

10年前,考古人员在盘龙城遗址发现了7座商代墓葬,发掘临近结束时,在编号M17的墓葬底部发现了一些小块的绿松石。这一发现让现场所有人振奋不已,他们小心翼翼清理,先揭露出的成片绿松石像一个犄角,随后又发现了一条像眉毛的金箔片。有犄角、有眉毛,又是黄金,又是绿松石,当时,这样的组合还从没在盘龙城出现过。随着清理深入,整件器物的造型逐渐清晰,它主体以绿松石片镶嵌,眉毛、眼睛、牙齿、额饰、眉间饰由金箔片装饰而成,可惜的是不完整,只有一半。

这是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的金玉镶嵌饰品,也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金玉饰件。在展览现场,您可以看到该文物的复制品。这件文物的原件,经过多家国内外大学、医疗机构等的跨学科合作,耗时5年被复原为一件一首双身的浮雕龙形饰,是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中人气颇高的“网红文物”。

●兽面纹提梁铜卣(yǒu)

这件文物是商代出土青铜器中的珍品。它由器身、双钮、器盖、提梁、连接提梁与盖的环等几部分组成,为防止器盖丢失,当时的工匠将器盖、提梁和器身连接起来,器钮和提梁之间通过一条链子连接。青铜器的盖面与肩部装饰夔纹,腹部是带有商代特色的兽面纹,上下用圆圈纹镶边,神秘中透出沉稳与大气。

盘龙城遗址目前已出土青铜器500余件,是同时期我国出土青铜器最多的遗址。考古发现证实,当时的盘龙城工匠已经掌握了分铸与铸接技术,即将器形较为复杂的青铜器,先分为几个部分单独浇铸,再将各部分浇铸成一体,这件兽面纹提梁铜卣就是分铸法的典型代表。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3日,抽个时间,来了解藏在这些文物里的故事吧。(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通讯员 王雷 王祝鹏/文 记者 张怡熙/图)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