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植物界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动物界的鳄雀鳝,消灭起来并不容易。专家认为,外来生物并不可怕,关键是引进时科学评估。你可知道——成为美食的小龙虾至今还是入侵生物。
长江日报首席记者杨佳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年都进行铲除,但总也铲不干净。”这几天,武汉市汉阳区园林局工作人员胡康明接到辖区内十多起举报,忙于与加拿大一枝黄花作斗争。
迎风摇曳的“霸王花”
出现在武汉市三环线附近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胡康明 摄
在蔡甸三角湖边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江夏熊廷弼公园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东西湖柏泉三山小村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连日来,市民不断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留言,反映身边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小花园”。
远看如金黄色菊花一样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迎风摇曳,在熟知它的人眼中,它不是风景,而是破坏本地生态的“霸王花”。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二批)中记载,1935年,加拿大一枝黄花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因繁殖能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态适应性广阔,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造成其他植物死亡,加拿大一枝黄花也被称为“霸王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开花时间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11月底至12月中旬果实成熟,一株植株可形成2万多粒种子。
胡康明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现在正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开花季,很好辨认,他们发现一起就铲除一起。过去,他们消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手段是人工铲除、人工焚烧、化学防治,现在主要采用铲除晒干后掩埋处理。花期一过,遇到结果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就没有好的处理办法了,顶多铲除后喷洒除草剂。
“它既能无性繁殖,又能有性繁殖,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种生物学特性让它很难被消灭。”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满囷教授对彻底消灭身边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并不看好。虽然全民动员对消灭加拿大一枝黄花有帮助,但需要更有力的手段才能奏效。
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相比,今年夏天发生在河南汝州的“怪鱼”事件,让很多人第一次认识了原产北美的鳄雀鳝。当地为抓捕两条鳄雀鳝,抽干了近30万立方米的湖水。抓捕过程登上热搜,引得全国网友在线观看。
随后一个月,湖南、广西、广东、山东、四川、青海、江苏、云南等8省份先后报告发现相似的“怪鱼”,江苏的一个男童还被小区里的鳄雀鳝咬伤3根手指,不少地方都开始“抽水捞鱼”。
11月6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常青花园中心公园的人工湖中发现鳄雀鳝,当地城管部门请来钓鱼高手,通过人工垂钓方式成功将其抓获,这事后来上了热搜。
鳄雀鳝相当于“水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专门捕食本土鱼类,由于缺乏天敌,水域内的鱼类都会被它吃掉,严重破坏水体生态。
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金明表示,鳄雀鳝对环境条件要求低,又无天敌、繁殖力强,危害性不言而喻。
观赏鱼多为外来物种
武汉花鸟市场上出售的观赏鱼基本为外来物种,这是龙凤锦鲤。 记者杨佳峰 摄
在吴金明看来,物种成为外来物种,是人为改变了物种原本生活的地理范围,被错配地理位置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因为环境不适应,无法生存下去。只有极少数的外来物种刚好能适应引入地环境,而引入地生态系统尚未设计好它的天敌或者抑制条件,于是开始爆发,对环境、土著物种等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于是就成了麻烦。加拿大一枝黄花、鳄雀鳝便是产生麻烦的外来物种,也称为入侵物种。
这些外来入侵物种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的呢?
长江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上半年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一度能通过输入“雀鳝”“尖嘴鳄”等关键词找到售卖鳄雀鳝活体的商家。现在再输入同样的关键词后,淘宝页面出现了“非法放生和遗弃将承担法律责任”的提醒。京东上依然有少量“活体”标识,但实际上售卖的是鳄雀鳝的塑料玩具。有销售人员表示,他们没有售卖活体鳄雀鳝。
网上买不到鳄雀鳝,记者下单可以买到“清道夫”“太阳鱼”等外来生物,但没有放生警示。
9月15日,记者在汉口几家花鸟市场发现,玻璃缸内销售的观赏鱼基本是外来生物,但没有发现鳄雀鳝。一位水族馆销售人员透露,以前有鳄雀鳝出售,受河南汝州鳄雀鳝事件影响现在没进货。他称,知道鳄雀鳝的危害,但没有法律禁止市民买鳄雀鳝观赏,至于购买者买回去是否违法放生,管不着,只能提醒。
农业农村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明确: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鳄雀鳝等均已被列入禁止放流的常见国外外来物种名录。禁止放流的常见水生生物外来种、杂交种和选育种主要危害包括捕食攻击原生物种、竞争排斥原生鱼类、大量吞食鱼卵和鱼苗、破坏水域生态环境、造成本地物种基因污染等。
武汉花鸟市场上的西部锦龟。 记者杨佳峰 摄
“外来生物主要是两个原因来到国内,一是作为观赏动植物,二是作为食材或家畜的饲料。”王满囷表示,当初这些生物引进到国内时,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评估,一部分变成入侵生物,给国家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王满囷举例说,仅入侵植物这一块,武汉就有几十种,如水葫芦、空心莲子草等,尤其是后者,不仅入侵水体,还入侵旱地,2014年野芷湖的湖面大部分被覆盖。武汉还出现过原产北美的豚草,这是一种容易让人过敏的杂草,影响市民身体健康。
据不完全统计,为了养殖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自1957年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以来,我国已从国外引进外来养殖水生物种约150种。
此外,随着休闲与观赏渔业的发展,已知超过500种国外观赏鱼类被引进到国内。目前,国内养殖的观赏鱼除极少数是本土原生观赏鱼外,其他均为国外外来物种。
今年上半年,武汉海关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24种次,今年8月还查获伪装为巧克力的植物球茎11个,经鉴定为姜荷花、截叶柔石蒜、盘花柔石蒜、狭叶君子兰、具茎君子兰种球。
“要防止外来入侵生物,最好的办法就是拒之于国门之外。”王满囷表示,等到它们安营扎寨后再来消灭就很困难了,会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
被吃成家养的小龙虾
刘主权在田间劳作。 记者杨佳峰 摄
10月19日,安徽省蒙城县广袤的田野上一片忙碌。稻农刚刚收割完谷子,60岁的湖北农民刘主权便指挥着稻农向稻田灌水投虾种,“现在投虾种,明年4月小龙虾就可以上市了”。
刘主权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要是现在不投虾种,明年2、3月直接投虾苗也行。刘主权在蒙城承包着500亩虾稻田作为全县的示范基地,他还是全县8万亩虾稻的技术总指导。在千里之外的贵州省锦屏县,刘主权还担任着该县虾稻发展的首席专家。
与鳄雀鳝一样,同为外来生物的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当初也是“恶贯满盈”。“钻田打洞,有它在的稻田蓄不住水,田没办法种。”20世纪80年代初,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发现稻田里有小龙虾出现,当时很少有人知道这种长相难看的小龙虾也能吃。相比于本地河虾,小龙虾无人问津。
小龙虾繁殖力很强,对庄稼破坏力也很强,当时村民自发制作铁夹对付它,捉到了就直接弄死。几年后,吃小龙虾的村民越来越多,野生小龙虾成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一道菜。随着油焖大虾、清蒸龙虾、蒜蓉龙虾、卤制龙虾等吃法的推出,它逐渐成为餐桌上的美味,野生小龙虾成了俏销品。
“小龙虾变成美食,烹饪方法很重要。”刘主权第一次吃小龙虾也是在那个时候。当野生小龙虾不够吃了,他开始琢磨稻田养虾的技术。传统观点认为稻田中不能养殖龙虾,因为龙虾会啃咬水稻秧苗、破坏土壤、打洞钻溃围栏土坝。
1999年10月,不信邪的刘主权承包70亩低湖田养小龙虾。9月至10月,低洼田里种植的中稻收割后投入小龙虾,小龙虾靠水稻收割后根部和秸秆形成的饵料生长。次年5月前捕捞小龙虾,同时补投幼虾,然后利用小龙虾避暑的时间再种植一季水稻,8月至9月收获成虾。
“两虾一稻”的虾稻连作技术成功了,刘主权也被誉为“虾稻连作第一人”,获悉喜讯的袁隆平院士生前还专门为“潜江虾稻”题字。刘主权作为特殊人才后被引进到安徽、贵州,指导农民稻田养虾。
牛蛙1959年从古巴被引入我国,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在我国被大范围推广养殖。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很多养殖户因此致富。武汉多家以牛蛙为食材的餐厅经常一座难求,牛蛙成为继小龙虾之后的又一大网红单品。
在养殖牛蛙过程中,因为控制和管理不到位,野外牛蛙开始泛滥。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一居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过去他们那里的农田并没有牛蛙的存在,一般只有青蛙的叫声。20世纪80年代末,有几家养殖户专门饲养牛蛙,卖种苗也卖牛蛙肉,结果管理不善导致不少圈养的牛蛙出逃。姚集街的田间地头现在一到夏天经常可以听到牛蛙的叫声,牛蛙俨然成了本地动物。
“幸存者偏差”
3年前,中国水产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党恩开设了鱼类保护及科普的微信公号“白鱼黑鱼”,对外来物种进行科普宣传。在他看来,“尽管外来鱼类的引种和入侵给渔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是这些小范围内的风险往往被高估了。对于外来鱼类,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负面影响上,但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淡水鱼的引进并没有被确定为有生态影响,而是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外来的生物并不可怕,不能轻易划入入侵生物,造成危害的才是入侵物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毅峰表示,鳄雀鳝在国外算稀有物种,在南美也没听说水体里除了鳄雀鳝就没其他鱼存在。鳄雀鳝会不会在中国产生危害,暂时还没有数据证明,不需要恐慌。鳄雀鳝在自然水体里出现应该引起注意,在人工水体出现则没什么关系。
陈毅峰认为,如果外来生物在生态系统待了很长时间,可以算归化物种,如法国梧桐、玉米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小龙虾、牛蛙从养殖系统看并没有什么可怕。四大家鱼在密西西比河为何泛滥成灾,主要是当地人不吃鱼,控制不了种群。这就如同小龙虾、牛蛙,一旦国人不吃同样会泛滥成灾,主要是种群数量控制。
“外来生物天敌少是一种错觉。”吴金明同样认为,看到的外来生物超强适应性是一种“幸存者偏差”。绝大多数外来生物无法成为入侵种,不能杜绝外来生物,只要控制不产生危害即可。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已分四批公布了71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都是危害比较大的入侵物种。生态环境部去年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11月9日,吴金明带队在清江考察入侵水生生物。
吴金明表示,单纯从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情况下外来物种引进是有利的,例如西红柿、玉米、马铃薯、小龙虾等,还有很多观赏鱼都属于外来种,既丰富了食物来源,也满足了观赏需求,但是从本土生物多样性保护来看,任何一种引种都可能会带来风险。
“最关键的是引进时科学评估,引进后加强管理,已落地生根并造成威胁的不好控制。”吴金明认为,生物多样性最终会反作用于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阙延福表示,外来物种防控主要是要科学评估,评估生态安全风险级别,达到或可能有危害级别的坚决禁止引进。禁止引进是指不能携带进我国全境(含水域),不能养殖和放流。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有些外来生物尽管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如小龙虾、牛蛙等,但仍未摘下入侵生物的帽子。而在农业部门看来,这两种入侵物种产生了巨大经济价值,应该作为经济物种大规模推广。
【编辑:丁翾】
标签: 加拿大一枝黄花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