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学专业学生付康,凭借突出的科研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清华大学夏令营面试中脱颖而出,被清华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方向录取,拿到“直博”资格。
据悉,这位“学霸”可谓全能——综合测评位列专业第一,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还获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等国家级、省级奖项。
付康在湖北大学校园。通讯员刘钰瑾 摄
【资料图】
不过,能“直博”清华,更多源于付康对医学和药学的热爱与执着。
幼时经常生病,让付康从小就立志医药研究行业。高考后,他如愿考上湖北大学药学专业。“医生是上战场的人,研究药品的人就是‘生产武器’的后备军。”在付康看来,药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大学三年学习,他习惯上课坐前排,并坚持课后整理笔记、牢记知识点、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前三年的加权平均分达到90.16分,58门课程中31门超过90分,药物分析、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更是接近满分。
“药学是一门实验学科,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科研实践也是必不可缺的。”大一时,在导师彭志红指导下,付康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本科期间,他分别参与了靶向NQO1代谢激活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靶向抗肺癌活性研究,和水溶性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两项课题,致力于研究雷公藤甲素这一物质对于抗肿瘤的靶向性作用。
付康在做实验。 通讯员刘钰瑾 摄
本科三年,除了上课时间,付康基本都是在实验室里。大三时,他参与的课题——水溶性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遇到瓶颈期,他和师兄每天将近凌晨12时才离开实验室,最终通过Prep-HPLC(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成功纯化化合物,突破了瓶颈期。
“科研是你做了几百次上千次实验,却可能只有一次成功,甚至永远不成功,但我们不能放弃。”付康说。基于在实验室所获得的成果,他在大二、大三学年期间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等竞赛,并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付康在做实验。 通讯员刘钰瑾 摄
在参与学校“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付康加入了湖北大学早期肿瘤诊断检测状况调查及肿瘤常识推广实践团队,他们前往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实验室、同济医院肿瘤科等开展实地调研。
“目前我国早期肿瘤诊断技术发展缓慢,而肿瘤越早发现越容易治疗,但是很多人不了解相关知识。”在同济医院肿瘤科,他目睹了癌症患者病重的痛苦,更加坚定了他为医药学事业奋斗的决心。“我愿意将时间用到有意义、感兴趣的事情上,我将一如既往,在医学的路上坚定走下去。”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杨越沿 朱诗清)
【编辑:赵可】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