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排演中国传统故事,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和经历,有收获有锻炼,更增加了我们对英语和语文学习的兴趣。”上周,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七年级同学们观摩了一场英语课本剧比赛。《木兰从军》《愚公移山》《三打白骨精》《后羿射日》……熟悉的故事通过同学们用英语自编自导自演呈现在舞台上,新意十足。
(相关资料图)
这次课本剧比赛由同学们和七年级英语教学组全体老师历时约一个月悉心准备,也是汉铁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一次新尝试。
全员入戏,让语言学习更主动
比赛共十一个剧目,每个剧目十多分钟的表演离不开同学们的精心准备:先翻阅名著、诗文,用白话文写下完整剧本,然后翻译成英文对白,再反复排练。
七年级英语教学组组长何蓉说:“台上见表演,台下见理解。比如剧本创作要考虑人物性格、神态、动作以及服装、道具等,这需要学生对原著原文有一定理解。老师们利用课间时间指导,和学生一起讨论剧本、指导翻译、排练细节,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和自主。”
《武松打虎》剧目中,“武松”的菜单里出现了生活中常见的饮品,“店小二”用计算器算账……类似这样生活化的表演细节还有很多,老师们“活化”教材,同学们参与其中。除了参演学生,现场观摩排练的每一位同学都十分入戏。排演结束后,很多同学自发留下来提建议,讨论剧本和表演细节,提升舞台效果。
现场,学生们用流利的英语说着旁白。长江日报记者 余睿 摄
扮演“老虎”一角的汪嘉琪同学告诉记者:“其实我的英语口语不算好,为了演好角色,我这一个多月加紧练台词,现在开口说英语不紧张了,增加了自信。演出时,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木兰从军》的剧本由北朝民歌《木兰辞》翻译而来,指导老师王慧一句句给学生讲解诗词原文的含义,按照“信、达、雅”原则指导翻译。扮演花木兰的孙雨歌同学说:“有时候我们为了准确用词,反复查阅字典,对比词汇含义、使用语境。语言是很精妙的一门学问,通过这次表演,我对中英文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
《木兰从军》剧目赢得现场观众的喜爱。汉铁初中供图
不限于英语,综合能力有提升
英语课本剧表演考验孩子们的不仅是英语能力,更有对音乐、舞美、文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学习。
为了让表演更生动,全组老师和同学一起找来相应主题的电影、电视剧、戏曲、舞台剧观看、学习,同学们甚至亲手制作道具、找服装。参演《三打白骨精》的几位同学专门找来85版《西游记》电视剧观看,一起学习剧中人物的眼神、动作。
为了演出效果,学生们自行装扮。长江日报记者 余睿 摄
参演《愚公移山》的学生们为了兼顾表演效果、还原剧中情景,决定用纸板制作锄头等道具。“现场效果不错,观众掌声不断。”演出结束时,同学们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发起课本剧教学,最初就是希望有这样一节课既促进老师教学,又延展学生能力,给孩子们留下深刻记忆。”何蓉告诉记者,这次参演的同学普遍反映英语听、说、译、写能力有提升,一次次排练充分调动起了他们的创造欲和探究欲,引起孩子们对其他学科门类的兴趣。“我想,好课不能仅教到分数的层面,还要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个人素质的一部分。”
该校副校长周盈表示,英语课本剧是一次学生语言能力的集中展示,也是学校引导学生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抓手。“好课程要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接下来学校将选出比赛表现优异者和高年级学生合作,进行英语课本剧校内巡演,让更多同学参与其中、从中受益。
(长江日报记者余睿)
【编辑:王戎飞】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