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这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周,为何深受大家喜爱? 新动态

时间 2023-03-29 22:48:45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3月25日至28日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立30周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实验室开放周活动

在华中农大举行

在重点实验室前广场

不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

重点实验室

水稻团队、油菜团队、玉米团队、棉花团队等

30年的科研成果和贡献

有趣的科研团队成果实物品鉴和体验活动

更是让三千余师生参与其中

本次活动还吸引了

武汉市部分中小学生

到现场参观体验

他们在系列科普活动中

增强了爱科学、学科学

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华墨香”新秀:奉献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

3月25日下午,水稻团队成果实物展暨华墨香黑米食品品鉴活动拉开系列活动帷幕。

▲“华墨香”黑米寿司成品展示(唐海鑫 摄)

▲桂花黑米藕成品展示(唐海鑫 摄)

活动开始前,现场摆满了各色各样的“华墨香”黑米制品:桂花黑米藕、黑米糕、黑米春卷、黑米寿司……造型优美、色泽晶莹的食品吸引了不少师生在此驻足。

水稻团队的成员与志愿者们还准备了“华墨香”黑米烧麦、黑米汁等黑米制品供参与者们品尝。

▲陈浩老师作科普报告(唐海鑫 摄)

在重点实验室C602会议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陈浩老师为参加活动师生作了“神奇的黑色稻米(黑米)” 主题科普报告。“为了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我们提倡‘主食全谷化’。”陈浩谈到,大家平常吃的精米主要成分为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在加工中损失了80%的营养物质。“只有食用除谷壳外全部部分的全谷,才能有效获得稻米的营养物质。”他介绍到,近二十年,许多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黑米中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抗癌、控血糖血脂等功效,是健康主食的不二选择。

“美味黑米是开发稻米营养健康效益宝藏的钥匙。”他强调,通过提高黑米成分中水、蛋白质、灰分、油脂与膳食纤维的含量,降低淀粉的含量,张启发院士团队培育出的黑米新品种“华墨香”不仅具有高产、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等特点,还色泽油亮,回味甘甜,具有良好的蒸煮特性和适口性。陈浩讲道:“基因组精准营养治未病,这是一种大健康理念。基因遗传、食品营养、生活习惯以及医疗保障是健康四大支柱。”

回到一楼广场,展桌上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刊印着张启发院士的文章《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营养健康:黑米主食化未来可期》,前来参观者的人们或拿起报纸仔细阅读,或与身旁家人、同学一起讨论分享。在种植方式上,水稻团队还探索出了一条“稻—鸭—虾模式”的绿色种植之路,这被张启发院士称作“双水双绿”,即绿色水稻、绿色水产。作为黑米主食化研发团队负责人,他曾说:“我希望稻米不再是几千年来单一的人体能量‘提供者’,而是全面健康的‘守护神’。黑米承载了营养和健康的使命,希望大家携起手来,奉献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

▲同学们拿着“热奶宝”拍照留念(唐海鑫 摄)

另一边的台阶上,几个电饭煲正冒着热气,里面的黑米香气扑鼻,同学们自觉排起队伍,等待品尝由香香糯糯的“华墨香”黑米制成的甜品:舀满满一勺黑米放在脆筒里,挤上奶油,再点缀上肉松,就成了香脆的“热奶宝”,不少同学拿起它拍照打卡。

“培育绿色食品,促进营养健康,创新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在水稻团队成果展板前,有不少同学驻足观看,进一步了解“华墨香”的产地与培育过程。

油菜多功能利用大放异彩

3月26日下午,油菜团队开放日暨菜薹品鉴活动举行。

▲活动现场展示了我校油菜科研团队研发的部分代表性油菜品种(高浩洋 摄)

高油酸菜籽油、油菜蜂蜜、油菜酱菜......种类相异,色香味俱全的油菜制品实物摆放在搭建好的展台上,吸引来了不少师生排队观赏品鉴。

▲参加活动的同学品尝板蓝根油菜汁(高浩洋 摄)

▲参加活动的同学品尝板蓝根油菜汁(高浩洋 摄)

▲参加活动的同学品尝板蓝根油菜汁(高浩洋 摄)

油菜团队成员及志愿者们准备了三种口味的“绿色健康”菜用油菜汁、油菜花粉浆以及水煮“板小根”菜用油菜供前来此次实物展的参与者们品鉴。

▲马朝芝教授为小朋友讲解油菜花的构造(高浩洋 摄)

在重点实验室C602会议室,油菜团队马朝芝教授为前来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作“油菜花:油、菜、花”主题科普小课堂报告。“油、菜、花”这一主题简洁明了点出了现代油菜除油用性的其他两个用途:菜用性和观赏性。马朝芝教授向小朋友们提问,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对油菜的兴趣;小朋友们手握志愿者们分发的油菜花仔细观察,马朝芝教授在旁悉心指导。小朋友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收获快乐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学校油菜的历史和知识:现代种植的油菜花除了是中国第一大油料作物之外,早已向菜用、花用、肥用、饲用、蜜用、加工的多功能作物“转型”。

回到一楼广场,桌子上展示着《让你爱上吃青菜的板小青》宣传册,参与者或拿起仔细阅读,或捎回同家人分享。宣传册详细介绍了板蓝根油菜“具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这一特点。通过17年的不懈努力,傅廷栋院士科研团队研制出菜用油菜“狮山菜薹”。这是我国第一个菜用油菜品种,具有特早熟、多分枝、耐热耐寒、广适应性等特点,符合大部分农业生产地区的气候条件。狮山菜薹口感清香,脆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菜用油菜可在冬天收菜薹,春天收油籽,它不仅为农民带来新的经济收入增长点,还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不同味道,新奇口感的蔬菜。

▲同学们品尝白灼油菜薹(高浩洋 摄)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或忙着汆熟油菜薹,或忙着将油菜放入榨汁机,或忙着搅拌油菜蜂蜜水。汆熟的油菜薹佐以鲜甜的酱油,再以几根葱丝点缀,就成了一道经典的白灼时蔬。师生们纷纷举起筷子品尝。在种子展示的区域,有同学拿起油菜种子仔细观察,同时和身边同学聊起家乡种植的油菜情况。

“我被这神奇的玉米惊艳到了”

3月27日下午,玉米团队创新成果展览暨玉米团队开放日举行。

▲神奇玉米种子展示(周红桃 摄)

“玉米籽粒为什么有不同颜色?”“是不是所有的玉米都可以做爆米花?”“糯玉米为什么粘?”……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前人头攒动,同学们好奇地询问着玉米团队杨宁教授各种问题……

▲同学们驻足观察不同表型玉米种子(蒋朝常 摄)

爆米花、玉米汁、草莓小玉米、彩糯玉米、白糯玉米……缤纷各异的玉米产品吸引着师生们驻足欣赏。玉米团队的两件重要成果让同学们啧啧称奇:粮饲通用型“华玉11”,粒大饱满,首年即推广100万亩;另一款粮饲通用型“敦玉810”澄黄体大,累计推广超1000万亩。

▲同学们品尝煮玉米(周红桃 摄)

展位前排起长龙,师生们有的排队品尝玉米食品,有的阅读周围的成果展示牌,现场氛围热烈。

黄玉米不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膳食纤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解决了非洲人民遭受夜盲症的困扰。在展台中间,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着玉米的各种功能效用。除了直接食用外,玉米还是饲料的主要来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玉米画作“庆祝建室30周年”(杨芳 供图)

▲玉米画作“玉小满”(周红桃 摄)

现场,杨芳教授向师生展示起他们用不同颜色玉米粒粘贴制作的logo图案,“这是同学们的创意,也是他们的真情流露!”抬眼望去,除了“玉小满”,还有作重成立30周年纪念logo、玉米团队logo,色彩独特、造型各异。

▲爆米花前“人气满满”(蒋朝常 摄)

一旁,爆米花机器轰轰作响,一碗碗爆米花正被服务的学生们盛到小碗里,分发给排队的参观者;小煮锅里,玉米汤正咕嘟作响,玉米的汁液渗到锅中,随着水汽挥发到空气中,瞬间清香铺满整个展览区;另一边,糖果和饼干被整齐摆放在桌上。

“惊艳到了!惊艳到了!”生物工程2201班王雯蕾和2203班郑雯鑫同学既是志愿者,也是深度参与者和体验者。她们最感兴趣的是彩色玉米,“半马齿型、蜡质型、爆裂型、马齿型、甜质型、白糯型、硬粒型玉米等让人大开眼界,彩糯玉米让人大呼惊叹!” 王雯蕾现场还对玉米科研产生浓厚兴趣,“‘玉米与非生物环境的互作,能够打破干旱的限制’很有意思,希望将来能研究这个问题……”

▲王海洋教授作学术报告(蒋朝常 摄)

展览进行时,重点实验室一楼学术报告厅内华南农业大学王海洋教授正为师生们进行着“水稻和玉米杂种优势机理与利用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其学理研究与现场展示相互辉映。

▲严建兵教授与同学们交流(蒋朝常 摄)

“一个国家的玉米消费水平和这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呈正相关”“我们要用科技为农业提供技术上的支撑” “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玉米研究团队,一起为了国家的种业安全贡献力量”……面对同学们的提问,严建兵教授鼓励大家要多关注农业大学的贡献,希望同学们能对学校其他自然科学有更多的了解,潜心学习专研,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繁荣昌盛。

谈到作重30年,严建兵无不感慨:“三十年来,我们实验室一直都获评优秀,这在全国重点实验室评估中绝无仅有的。我们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要继续用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技术支持老百姓发家致富。”他说,我们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农业、基因设计育种等先进技术推动农业发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与棉花来一次“亲密接触”

3月28日下午,系列活动最后一场——棉花团队创新成果展览暨棉花团队开放日活动举行,琳琅满目的棉花工艺品吸引着来往的师生参观体验。

▲琳琅满目的的棉花制品(匡敏 摄)

展览现场,从精美雅致的棉花画、棉花花束等艺术品,到面膜、湿巾等日用品,再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棉服、棉袜、浴巾等棉纺织品,种类繁多的棉花工艺品一应俱全,让现场师生纷纷感叹:“棉花的应用范围之广真的超乎想象。”

▲各种类型的棉花(匡敏 摄)

另一边,棉H318、棉YZ1、棉H3109等棉花样品放在展示盘中,不同种类、颜色的棉花构成了绮丽的“棉花彩绘”。

活动现场,“棉花诞生全过程”的造型展览也吸引了不少师生关注。“棉花的一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种子形成结束。从细胞到开花,棉花的需要经历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五个生长阶段……”志愿者的介绍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同学们体验手工纺织(王博炜 摄)

▲两位留学生探讨不同棉花品种的特征差异(匡敏 摄)

▲棉花纺车展示(匡敏 摄)

“搓、捻、缠、绕、转。”展览旁,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地用转锭法尝试着传统的纺锤手艺。一旁,脚踏纺车展示体验也吸引了不少同学围观。

▲一位同学在翻阅实验记录本经典范本(王博炜 摄)

一本本手写的、标注有实验观察和结果信息的实验记录本吸引了不少师生翻阅。参观的不少同学表示,看到前辈们留下的这些珍贵笔记,感觉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据了解,这些展出的笔记本为历届学生中留下的经典范本,此次展出旨在为同学们做好科研笔记提供示范。

▲涂礼莉教授向光谷未来学校的同学们讲解棉花科普知识(匡敏 摄)

▲杨细燕教授向华农附小的同学们介绍棉花团队情况(匡敏 摄)

“棉花最高可以长到多高呢”“你见过彩色的棉花吗”……展览进行的同时,重点实验室内,由棉花团队涂礼莉教授和杨细燕教授面向光谷未来学校和华农附小孩子们的开展科普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中,神奇的棉花体验之旅让孩子们纷纷瞪大了眼睛,好奇的问题层出不穷。

文| 杨淑婷 刘倩倩 周嘉键 叶心睿 蒋朝常陈琪梦

编辑 | 徐行

校对 | 匡敏 吴晗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