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地震来临前的征兆有哪些? 怎样预防地震呢?

时间 2022-05-26 16:55:37 来源:秦皇岛热线  

地震来临前的征兆有哪些

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其危害巨大,地震来临前是有一些征兆的,我们了解这些征兆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可将伤害降至最低。那么,地震来临前的征兆都有哪些?地震来临时怎么办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地震来临前的征兆

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

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先于强震动12秒钟左右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地下水包括井水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这些都是地震来临前的征兆。

地震来临时怎么办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手抄报内容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怎样预防地震?

夏天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季节,我国也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为了预防地震,减少地震引发的损伤,大家有必要学防震的方法和措施。

一、震前预防

1、可以在家养一两条金鱼,这些生物的提前征兆可以提醒我们。

2、家中养一条狗,在夜晚时,狗的惊叫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3、家中床下、桌子周围可以放置两瓶矿泉水和一些干粮以备不时之需,时放在床下也不会被人发现,不要认为这种措施傻,至少它危难时能帮助你活上几天直到你被发现。

4、在你认为你家中可以躲避的地方放一个哨子、手电筒和一些钱财(最好能有备用手机),哨子可以为你节省呼喊的精力,让你更快更容易被获救,手电筒可以在黑暗中安抚自己情绪,少许钱财在震后你用的到,那些帐篷和些生活用品不是白送的。手机使用最好第一时间打120等救助电话。

5、了解家庭、学校和办公房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

二、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办法。

1、室内防震措施

(1)高柜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2)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3)最危险的是组合家具,可用角铁或结实的木条固定各部分,再和墙体连接,或干脆拆除。

(4)固定底座带轮子的家具或物品,如钢琴等。

(5)固定桌面上的贵重物品,如计算机等。系紧或加固悬挂物,如灯具、挂钟镜框和厨房用品等。取下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

(6)卧室,尤其是老人或儿童的卧室,尽量少放家具和杂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农药、有毒物品放在屋内。

(7)有条件的家庭,可设计一个室内避震空间。如重点加固一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结实的抗震框架等。

(8)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电、水、气阀门的位置,掌握正确的关闭方法。

三、准备一个防震包

防震包应足够结实,内装食品、水、急救药品等基本生活用品。因为是备用应急,所以应按保质期及时更换食品和水。另外,还应准备小铁铲、钳子、改锥等工具,可以在你自救或救人时发挥作用,准备一哨子,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你被埋地点。

四、室外防震措施

(1)正门、楼道、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2)选择疏散避震的安全场地。场地应就、宽敞,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砖墙、路灯和变压器。

(3)发布临震预报的地区,应按政府安排,按指定地点修建临时防震棚。在外期间注意卫生,防火,储备饮用水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

标签: 地震来临前 地震来临前的征兆 怎样预防地震 预防地震的方法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