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亩产800公斤!贵阳天麻迎丰收 快资讯

时间 2025-09-23 10:12:29 来源:​贵阳网·甲秀新闻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秋意渐浓,黔中大地仍是一片生机。近日,在清镇市站街镇一片郁郁葱葱的林下种植基地里,几位中药材专家正弯腰俯身,轻轻拨开土层,仔细查看天麻块茎的生长情况。“你看这个天麻,个头均匀、色泽鲜亮,说明土壤环境和管护措施都比较到位。”省中药材现代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王华磊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向身边的农户讲解。不远处,市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杨民正带领团队对重楼植株进行抽样测量,田间地头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这是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开展天麻、重楼测产与技术指导的工作现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提升天麻、重楼等特色药材的标准化种植水平,市农业农村局特邀省中药材现代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王华磊、岗位科学家魏升华教授、严福林副教授等组成专家组,开展实地测产与技术帮扶。

在站街镇天麻、重楼种植基地,专家组通过实地勘察、抽样测产、农户访谈等方式,全面调研种植规模、生长状况、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措施。测产过程中,专家们使用专业工具测量植株高度、块茎重量等指标,细致询问农户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并就施肥、灌溉、遮荫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示范。

“这一片天麻亩产在800公斤左右,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种植基础不错。”专家组一致认为,站街镇宝塔沙林下的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气候湿润,非常适宜天麻、重楼生长。但在初步测产汇总后,专家也向农户反馈:受地势影响,重楼种植密度目前为2000株/亩,密度偏低,土地利用效率还有提升空间。

针对存在的问题,专家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推广“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优化种植模式,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提升药材产量与品质;推行有机肥,科学调控水分,避免积水烂根;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采用生物防控和物理防治手段,提升药材品质与安全性。

“专家手把手教我们怎么间苗、怎么防病,还留了联系方式,以后遇到问题随时可以咨询。”现场的中药材种植户纷纷表示,此次测产活动不仅带来了实用的技术指导,也增强了他们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

此次测产与技术指导是贵阳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省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贵阳近年来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力度,推动天麻、重楼、黄精等特色中药材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强化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推动建设一批高标准中药材种植基地,逐步完善产地初加工和溯源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真正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绿色引擎”。

记者 李佳旭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