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从用电量增长看产业结构的三重变化

时间 2025-08-25 10:00:21 来源:新浪网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我国月度全社会用电量数据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关口,相当于东盟国家一年的用电量。从今年前7个月的数据来看,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相关数据的大幅增长,虽然是多轮高温天气与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也蕴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三重变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是工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加速,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较四大高载能行业(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速领先。

工业是我国用电的“压舱石”,第二产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近六成。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增速比6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并连续两个月回升,显示出工业生产的稳中向好。今年前7个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持续回升。

中国电力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2.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更是同比增长25.7%。而反观四大高载能行业,其合计用电量仅同比增长0.9%。由此可见,新兴产业崛起势头迅猛,正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是数字经济产业用电量激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中国电力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其中,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2%。

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电力消费需求飙升的“关键变量”。而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数字经济孕育出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既能优化经济结构,也有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三是能源供给结构转型加快,不断刷新最高用电负荷“极值”。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高温警报频发,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这直接拉动当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0%。在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拉动下,全国多地用电负荷也在不断创新高。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迎峰度夏以来,我国有效应对15.08亿千瓦的历史最高用电负荷,全国未实施有序用电。

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稳步提升,离不开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从今年3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再到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而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亦迈上新台阶。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风电、光伏新增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可以看到,得益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应对极端天气的电力供电保障能力也有明显提升。

总的来看,7月份月度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不仅彰显我国应对极端天气的民生保障能力,也是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的生动诠释。展望未来,随着更多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经济将释放更大潜力。

标签: 全社会用电量 同比增长 迎峰度夏 产业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