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快讯 >

世界热消息:南越国宫署遗址是怎样的景点?南越国宫署遗址内有哪些景观?

时间 2023-06-27 09:49:10 来源:路途网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怎样的景点?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道禺山社区中山四路316号,宫署遗址内埋藏着秦代到民国的历代遗迹遗物,表明广州不仅是南越国、南汉国的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的官衙所在地,是广州2200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公元前203年,秦将赵陀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在都城番禺(今广州)兴建王宫御苑。南越国宫署遗址内不仅有南越宫苑,还有从秦、汉、晋、南朝、隋、唐、南汉、宋、元、明、清到民国共12朝的遗迹遗物。

南越国宫署遗迹层层相叠,构成了一部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史书。在基建工程中,分别发现了南越国时期的大型地下石构水池和南越国王宫御苑,被认为是岭南地区考古方面的突破性发现。2000年在广州市儿童公园发现南越国宫殿遗址。

1996年,南越国宫署遗址与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南越文王墓一起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越国宫署遗址内有哪些景观?

中国古代都是木架构建筑,或砖木结构建筑,而这里恰似罗马古城的石构建筑,在中国秦汉时期的遗址中是独一无二的。当然地面还是会有木构建筑的,不过只是西汉灭南越时已放火烧掉罢了。而曲渠湾流,隔景借景,小巧玲拢,把大自然山水缩微于庭院之间,是典型的东方园林特色;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的几何方块对称排列、一览无遗的人造园林风格(如法国的凡尔赛宫)。这种恰似罗马的石构建筑技术,又结合东方的造园风格,就是南越国宫署御花苑这个全国首个宫苑实例最突出的特色。

在宫署遗址内一个斗形水池状石构建筑的一角,约300平方米。其西、南两边同为斜坡形,坡面斜长11米,全用厚5厘米~12厘米灰白色的砂岩石板,呈冰裂纹斗合铺砌。两坡交角45砌成一条直线,做工精细。斜坡上端的地面已被后代破坏,仅南坡处尚保存几块平铺的小石板。池的底部用河卵石等平铺。

在遗址东南角发现向西南倾斜的用石板叠砌的大型建筑柱状遗迹。在石板下面的垫土层中,发现一条木质输水暗渠管,是用来给南面的曲流石渠人工水景注水的。曲流石渠由北而南急转向东连接一座弯月形的石室,在西出通向原儿童公园。石渠两边用石块砌壁,高0.7米,上口宽1.4米,渠底铺石板,其上密排一层灰黑色河卵石,其间用黄色大卵石疏落点布。渠东的弯月形石室,南北宽79米,两端向西开口连接渠体,当中有两堵高1.9米的大石板作隔墙,把石室分成三间,两次间之中间各立一根八棱石柱,柱头尚见凸榫,可见其上原有构筑物连接,已毁。池底出土几百龟鳖残骸,叠压成层,渠中段设有两个拱桥状“渠陂”和三个石板“斜口”。

标签: 南越国宫署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的介绍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