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让受伤猛禽重返蓝天-今日要闻

时间 2023-05-22 20:03:39 来源:极目新闻  

文: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通讯员 熊利兵


(相关资料图)

图: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杨裁缝湾一处空旷的野地,护鸟志愿者李思敏小心翼翼地打开笼子,因撞伤被救助的领角鸮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已能够自由飞翔,依旧蹲在原地,李思敏将笼子稍作倾斜,反应过来的领角鸮振翅飞向天空。

5月17日,经李思敏近两月悉心救治的两只领角鸮和一只红角鸮,已达到野外生存标准,李思敏向获得重生的朋友们挥手作别。

放飞后回到基地,李思敏又投入到照料起正在养伤的白腹隼雕和3只未满月的斑头鸺鹠工作中。高大壮实的李思敏,照料起鸟儿来,细心且温柔,遇到“闹情绪”的猫头鹰,他还会轻声细语地与它们交流。

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是一种夜行猛禽。1990年出生的李思敏与野生鸟类的缘分,始于初中放学路上的一次猫头鹰救助行动,当时他从农地防鸟网上救助下一只受伤的猫头鹰,养好伤后成功放飞。

此后,李思敏在救助道路上停不下来,不仅加入了武汉市观鸟协会,还成为野生鸟类救助小组中的一员。他将家里的养鸡大棚改作猛禽养护基地,基地常备各类救助药品,还会动手制作各种有助于康复的小工具。20多年里共救助野生鸟类千余只,2017年,李思敏被评为湖北省“最美野生动物守护人”。

雕鸮、苍鹰、游隼等猛禽放飞之时,李思敏会给它们戴上卫星追踪器,用来了解它后续的生存状态。闲暇时,李思敏就会打开手机软件,看看老朋友们在哪里翱翔。

近年来,他和护鸟志愿者们一起,与当地林业部门、公安执法部门、野保机构建立联动护鸟机制。共同开展清网行动,不少野生鸟类得到了及时救助,回归山野。

目前,李思敏正在和护鸟志愿者们一起筹建江夏猛禽救助站,“希望受伤的野鸟们,有一个专业的救助环境。”李思敏说道。

李思敏戴皮手套给隼雕喂食

戴皮手套给隼雕喂食

给斑头鸺鹠幼鸟喂食

李思敏和伙伴陈铭一起为隼雕换绷带

为减少干扰,平时为隼雕戴上定制眼罩

放飞救助后能野外生存的领角鸮

通过卫星追踪器关注已放飞的猛禽

给凤头鹰幼鸟喂食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