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滚动 >

未来教育可不止于在课堂上应用新技术!武汉光谷展示了新模板_看点

时间 2023-05-07 20:59:16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李静 朱文荣 王滋博

光谷实验小学音乐教师杨梅展示智慧音乐课,这是“直播+现场”形式的美术和音乐学科的联合教研的一部分


(资料图片)

5月6日下午,武汉东湖高新区在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举行首届“智慧教育优秀教师展示”活动,18名学校管理者、信息技术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数字化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实例,约2500人通过线上线下进行了观摩。

这是自去年12月武汉市教育局评选出50名首届“武汉市智慧教育优秀教师”以来,首次集中展示和亮相,此次活动亦被认为是武汉光谷对未来教育模样的摹画,除了可预料的“在传统课堂中融入更多新技术”外,在教育治理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也引人注目。

光谷五小音乐教师代英红展示智慧音乐课

光谷实验小学美术教师袁伟主持了这场“直播+现场”形式的美术和音乐学科的联合教研

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教师高黎藜说,智能融合课堂初看仍遵循传统课堂模式流程,但其背后却有一条数据链,教师要根据调查数据反馈进行精准的教学设计、收集学生课堂检测的即时数据进行个性化辅导、将数据分享给学生请其开展分享交流评价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中心;武汉市光谷第十二小学副校长杨梅说,即使是传统难点“写作教学”,也可以按课标、分年段的开发教育资源包,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对教与学提供有力支撑;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的袁伟、杨梅老师和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的代英红老师则通过“直播+现场”的形式,展示了一场美术和音乐学科的联合教研,让大家直观感受智慧课堂的宽广和生动。

大家现场交流

组团带老师来学习的智慧教育优秀教师、武汉市光谷第十一小学副校长冯仁格则给出了建议:教师课堂的融合创新须遵循“传承-融合-创新”的路径,首先要反复研读新课标、站稳传统课堂,其后做到善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课堂上的重难点,最后才能谈创新。

“教育治理+数字化”也带来了许多惊喜。光谷第三十二小学CIO(首席信息官)吴亮从自己成长为智慧教育优秀教师的经验出发,分享了在偏远学校开发双线混融“内生型”教研机制以帮助师生拥抱智慧教育的故事;武汉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李媛介绍,依托武汉教育云建立以教研员指导、学区长牵头、学区成员校深度参与的区域“空中教研”模式,能有效保留传统教研模式中的主要优点,克服它的先天缺陷,真正做到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常群老师说,该校已建成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教师专业发展大数据在评优评先和帮助教师未来成长上作用巨大……

“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前谈课堂应用的多,但真要全面开花,在教育治理上的应用一定要跟上。我们提出要同时建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数字基座、图谱、画像等,以数据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努力实现精准教育和精细管理。”武汉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陈克斌说。

“我们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寄予厚望,它将是助力光谷教育实现‘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武汉东湖高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示的18位老师都是该区智慧教育的中坚力量,很多经验值得推广,这次的“模板”只是1.0,还有很多升级空间。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